中国古典文学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
中国古典文学的作用
网上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作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中国古典文学的作用如下:
1、把相关内容进行同时代或跨时代的比较,重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古典小说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2、要注意从繁杂的、 孤立的个体中找出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先秦的神话小说是古典小说产生的起源,魏晋南北朝的志人志怪小说是古典小说发展的雏形,唐传奇是文言小说成熟的标志,宋元话本小说是白话小说的开端。
3、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这门课时,作品的艺术特色是考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内容。
4、考生在准备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进行概括归纳,分析的作品多了就可以总结出作品的艺术,特色无非是从作品的结构特点、 人物形象分析、 语言特色三个大的方面进行论述。
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语言文字之一。
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形成和建设起着巨大的作用 :
①容易引起具体意象。由于汉字具有表意性特征,其自身排列有时就会引起某种具体的意象。例如赋和骈文,就大量运用同形旁的字。中国文字的象征表意特征造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
②汉字一般为单文独义、一字一音,这就使中国诗歌的音节变化有了一整套独特的谨严的格律,并且在外观上构成整齐对称的形式美。
③汉语有四声,诗人们利用汉语言的这种特性,写诗时注意字声安排,于是近体诗(五言律诗、绝句,七言律诗、绝句)、词、散曲等诗歌体应运而生,并统领诗坛达千年之久。诗歌充分利用四声变化,造成了节奏鲜明、抑扬顿挫的艺术效果。
④文言文作为特殊的书面语言,可与日常用语长期分离而保持官方语言的地位,这就发生了文学在文言和白话两个不同的轨道上运行、内容与形式皆有巨大的差异的现象。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兰亭集序》,《滕王阁序》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史记·项羽本纪》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是什么?
1、《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2、《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该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
《战国策》曾被斥之为“邪说”、“离经叛道之书”。“《战国策》基本上自成一家。其道德哲学观多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独与儒家抵牾不合,因而为后世学者所诟病。”
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
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战国策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战国策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校注》。
3、《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4、《牡丹亭》
《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
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感天动地窦娥冤》、 《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5、《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
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西厢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牡丹亭》、《离骚》、《金瓶梅》我国著名的现代大文豪茅盾先生,曾经把这十本古典文学作品推荐给立志于文学事业的青年作家,作为启蒙必修课。
学习古典文学的意义
古典文学教育意义刍议
中华民族是拥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的先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国古典文学就是这博大深邃的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极为璀璨的明珠。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古典文学表现出一种漠视的态度。笔者以为:古典文学(作品)中,依然蕴藏着优秀的民族精神,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东西不应随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光彩,失去生命力,亟待我们去发掘。充分利用好这笔文化遗产,不仅对促进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素质有积极意义;而且对指引今天的文学创作,发展社会主义文学也十分必要。本文将从古典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古典文学的社会文效应以及其与现当代文学的关系三个方面阐明古典文学教育的意义。
古典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
首先,学习古典文学是完善知识结构,适应新时期建设事业对人才的需要。我们知道,古代知识分子是诗、词、经、典、文、赋样样皆通。尽管现在时代不同,知识结构也有很大差异,但作为一个受教育者,一个合格的炎黄子孙,对这些国学精粹多少应有所了解。古人云:“饱读诗书气自华”,讲的就是读书可增强人的修养和气质。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外国人尚且如此,我们更应该有责任,有信心,把它学好并发扬光大。
其次,学习古典文学可完善人格,提高个人修养。王国维有言:“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又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济之以学问,帅之以德性,始能产真正之大文学。”
古典文学的社会文化效应
近些年来,学术界存在着对传统文化存留、取舍问题的争论,有甚者还唱出“全盘西化”的论调。笔者以为传统文化断不可丢弃,必须批判地予以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至今仍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文化效应。
古典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关系
我们知道,任何一门艺术,从其自身发展规律上讲,都存在着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学更不例外。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继承,何谈发展、创新?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之间同样存在着这种继承和发展关系。
从现实而言,中国典代文学的辉煌成就,想必稍有一点文学史常识的人,都能如数家珍,在此不作赘述。相比之下,现代文学则显得相形见绌。中国现代文学自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产生至今近有一个世纪的历史了。在这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几经波折。现代文学产生之初,经过胡适、鲁迅等一批新文化运动的骁将们的努力开拓与实践,现代文学在20世纪20至40年代初,出现了一个辉煌时段,产生了一大批经典作品,亦孕育了像鲁迅、巴金、曹禺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学大师。然而,这种繁荣的局面,只是昙花一现,尤其是进入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更是处于一种边缘状态,大有江河日下之势。
古典文学对现代人来说用处大吗?
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一种文化,流传千古的载体,大多是精华、古人心血之作。——尼采中华古典文学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从传统意义上包含很多方面,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诗书,礼,仪,易等。
随着时代的物欲横流裹挟,书中的“黄金屋”未必靠读书即可得到,那绕口难背的文字,打开手机百度一下,全篇都能出来,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并没有将其很好的发扬光大,甚至忘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对古文的兴趣不浓,大多是因为没有理解古文的妙趣。古文与古玩是一样的,反复欣赏玩味才能体会其妙趣。或者说,古文就像葡萄会变成葡萄酒,需要时间的沉淀还有特定的意境。若你细细品读过它们,仰望明月,便思得李白的“对影成三人”;走过山川,就想到苏轼口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看过河流,即是《水龙吟·望春楼外沧波》中的“银河流影”。品读古文的本意不是为它所困,而是经世致用,从古人的眼里去看世界,在他们的笔下思考生命的意义。文学和艺术历来互相渗透嫁接、取长补短。近两年比较火的一档节目——《中华好诗词》,通过寓教于乐的轻松形式,运用闯关、益智、综艺等电视包装手法,打造出一档与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相关的优质节目,收到了一致好评。现代很多人学诗的兴趣并不是从书本来,而是从**、戏剧中来。将雅致的诗词点缀于影视戏剧中,使得平时看似乏味的古典诗词极易被人接受,激发学习的欲望。有一些**作品也会以影名化用、台词引用的方式进行重现。**《北平无战事》中建丰赠曾可达一首诗,印用了龚志珍的《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如张艺谋**《满城尽带黄金甲》引用黄巢的诗作《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与**的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绚烂的画面和恢宏的气势相得益彰。再如冯小刚**《天下无贼》中着名的两句台词: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前者出自《清诗纪事》扫叶录,后者出自《诗经王风黍离》。意思是本来把心全部奉献给了明月,可是明月并不在意,却独独照耀那没有直觉的沟渠。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更是着重抒发了剧中葛优饰演的角色心中那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情。影视剧把古诗词融入剧情,不仅能把剧情跟诗意完美融合,让古代诗歌与影视剧的剧情完美融合,为剧作增添了文化底蕴,添了几分诗意,细细品读后仍余温依然。
以上例子足以说明好诗词的意义和作用,正因为古典诗词的无限魅力,才使得**更耐看,耐品,耐评。更有意义的是随着**在国外的相继播出,我们的国粹古典诗词,也插上翅膀飞入了世界各国的文化领域。无处不生活,无处不诗歌。当漫步在生活的坎坷与枯燥中时,古典文学或许能带给心灵的宁静与慰藉。中国的诗词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诗词古典文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表面的华丽辞藻,更多的是古人沉淀下来的智慧与感悟。文学的作用是什么
文学三大基本社会作用是:
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审美作用 文学的审美教育是通过直觉的方式作用于阅读主体的,凡进入审美境界的阅读,阅读者都是持有“无所为而为”的心态的,都是把文学作品当作独立绝缘的意象来看待的。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扩展资料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
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文学是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
文学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文学
古代文学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中包含着忠、义、仁、孝等道德精神,这些精神是我国古代文学传递的主要精神,且这些精神的积极内容正深刻影响着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西方文化试图渗透我国人民社会生活的当下,应当充分挖掘我国古代文学在当代的价值,使人民充分感受到古代文学的魅力并自觉继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
一、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当代价值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中包含着许多对现代社会生活有证明影响的内容,如果能够发挥这些内容的积极作用,使之为我国构建更加强大的精神支柱服务,我国构建文化强国的进程便会加快,人民的精神凝聚力会更强。此外,当前西方文化正日益渗透我国网络、现实生活等领域,许多人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出现了否定我国传统文化、盲目崇尚西方文化的行为,这对我国优秀文学的传承和发扬是一种巨大的威胁,究其根本是由于这些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我国古代文学在当代的现实价值,而是将古代文学当成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无法服务于现实生活。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挖掘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使更多人认识到我国古代文学的积极作用,并将中国古代文学体现的价值观与现实生活创新性结合,使之发挥现实作用,为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提供更多支持。
二、中国古代文学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一)影响国家价值观的形成
我国的国家价值观体现在中国对外关系与人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我国在对外关系上一直贯彻“和平发展”的理念,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种崇尚和平的精神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早有体现。如唐代王昌龄的《出塞》一诗中,诗人借用明月表达了战士长期出征无法回家,对家人浓厚的相思之情,这实际上是暗示了战争的残酷。战争使得许多战士不得不在沙场上奋战,远赴战场的战士没有亲人的陪伴,加上可怕的战争阴影的环绕显得格外孤独无助,作者通过对人物境遇与心理的描写表达出了对和平的向往之情;再如元代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一诗中,作者用秦汉宫阙的变化突出了战争对人民正常生活的影响,警示后人战争是残酷的、可怕的,从而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如今我国外交部在面对大国的挑衅时总是第一时间采取警告的形式而非战争的形式回应他国挑衅,在国际经济往来中也尽量避免损害他国利益,这实际上体现了我国为争取世界和平所做的努力。
除了崇尚和平的观念,我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充分体现了古代文学对当代国家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我国古代社会的最高目标是建成大同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友善”等内容充分体现了当今人民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二)影响现代人的交友选择
现代人选择朋友的标准也深受我国古代文学价值观的影响。如在《朋友赋》中和振洋用“朋者,共同也;友者;近密也”定义了朋友的概念,并在该赋中充分阐述了好的朋友应当相互理解、道义相助而不应当口蜜腹剑、献媚逢迎的道理,这一价值观在现代人的交友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凸显。在小学思想道德课上,教师也必定会教育学生要乐交诤友,不交损友;在成年人的价值观中,一个能够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朋友便是最宝贵的人际资源,也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该赋还充分引用诸多名人交友的典故说明交友与双方的地位无关,而与双方的道德品质有关,无论师生、同门都可成为朋友,这实际上体现了“平等交友”的理念,现代人交友也更注重朋友的道德品质而不是出身,素质教育的理念甚至鼓励教师与学生成为朋友、家长与孩子成为朋友,这都是现代交友理念在古代交友理念基础上的新发展,是对古代文学中暗含的交友观的改进和延伸。
中国古代许多古诗也歌颂了美好的友谊,如《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用桃花潭水的深度来衡量作者的友人对自己深厚的情谊,作者认为桃花潭水如此之深也不及友人对自己的情谊,这充分体现了古人对真挚友谊的赞扬之情。即使在当代,这种真挚、深厚的友谊也是令人羡慕的,古人歌颂友谊的诗句给当代人交友提供了借鉴,也使当代人对更纯洁的友谊更加向往,这体现了古代文学对当代人交友观念的根本性影响。
(三)影响当代道德观的发展
中华民族自古被誉为“礼仪之邦”,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这一美誉与我国古人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有着密切关系。
中国上千年的文学传承使得中国人深谙修身养性之道,许多经典的道德着作在经历风雨后被传承了下来,这些道德着作中暗藏着中华道德教育的智慧源泉,且这些古人的智慧对当代道德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孟子》认为人即使拥有巨大的财富也不能变得*贱、挥霍无度,即使十分贫困窘迫也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即使有权有势也不能做理亏的事,这一道理在当代也十分适用。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商人的逐利性被充分激发出来,部分商人因此改变了自己经商的初衷,为了追逐利益做出危害社会的事,甚至不惜以他人的生命为代价,为自己谋求利益最大化。社会大众在评价这些人的过程中渗透着对古人价值观的认同,这也充分体现了古代文学在当代社会的实际意义。
《史记》中的许多内容对当代中国人的道德观念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且在当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史记》所表现的道德观的重要价值正逐渐被人认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理想是“究天之际”,这强调的是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通过阅读《史记》不难得知,司马迁所认为的“天”指的是自然界的规律,如四季更替、日月盈亏等,“人”指的则是世间的人情冷暖。司马迁在《史记》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人”本身,而非某个人的事迹,如在《伯夷列传》中,司马迁并没有在文中用大量篇幅描述伯夷所做之事与儒家的道德观念是如何符合,而是重点阐述伯夷品行高洁、才华横溢也未能得到社会充分重视这一事实,这实际上渗透着司马迁“人本”的思想。司马迁在讨论自然时探讨了自然之势如何变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提出人应当“应物变化”的观点,这与当代的人文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当代人文主义也强调关注“人”本身而非其它事物,即使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人们也越来越频繁地用人文主义道德观去衡量人类所做之事的对错,这实际上也体现了古代文学对现代人道德观的深刻印象。
三、结语
总之,我国古代文学所体现的价值观既有可借鉴的内容也有不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容,当代人应当批判性地继承古代文学,仔细辨析古代文学中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内容,并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状况对其做创新性的改造,使古代文学能够在当代社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为促进我国社会进步服务。
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的作用”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jndzxx.com//zhishi/42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 罗袂从风轻举,愁杀采莲女
- 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
-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 十年花骨东风泪,几点螺香素壁尘
-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 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