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儿子和儿媳妇是谁(梁启超有九个孩子,为什么个个都属于人中龙凤?)
-
梁启超的儿子和儿媳妇是谁
网上有关“梁启超的儿子和儿媳妇是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梁启超有九个孩子,为什么个个都属于人中龙凤?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梁启超先生共有九个子女,有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说法,他的子女个个是顶级人材,最有名的当然就是长子梁思成和儿媳妇林徽因了,他从不强求子女的成绩,更注重的是品行和兴趣,不过我个人认为是基因太好的缘故,但他那句话是对的:首先是一个人,那学识越多越好,如果不是一个人,学识越多越坏
梁启超有九个孩子,为什么个个都属于人中龙凤?
勉强可以吧 几个儿子成就不错
梁启超的9个子女依次为: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其中,思顺、思成、思庄为梁启超的原配夫人李蕙仙(1868年-1923年)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为梁启超的第二个夫人王桂荃(1885年-1924年)所生。
长子梁思成(1901年—1972年):
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思成1915年进入清华学堂学习,1923年和林徽因一同赴美留学,后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1928年回国后,他去了条件十分艰苦的东北大学,并在那里创办了我国北方的第一个建筑系。“九一八”事变前夕,他离开东北大学回到北平,加入了中国营造学社,从事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他率先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我国的建筑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中国的建筑史研究开拓了道路。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编撰了我国第一部《中国建筑史》,并用英文为外国读者写了一本通俗易懂的《中国建筑史图录》,让中国建筑在国际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深感国家建筑人才的缺乏,因而着手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解放后,他立即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中,领导并参加了国徽图案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指导整修了怀仁堂。
梁思成长期从事古建筑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建筑理论、建筑教育思想、城市规划理论方面都提出了不少超前的新观点,是我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也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1947年,他被推荐为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团的中国代表。同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因他在中国建筑学术上的重要贡献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他当选为第一届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科学部委员。他是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72年,在动乱中受尽屈辱和折磨的梁思成含冤去世。
次子梁思永(1904年—1954年):
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思永出生于澳门,但其童年也是在日本度过的。1923年,梁思永自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毕业,赴美国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东亚考古,曾参加印第安人古代遗址的发掘。期间,梁思永曾一度回国到清华学校国学研究所担任助教。1930年夏天,梁思永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后,回国参加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工作。同年秋季,他到黑龙江参加了昂昂溪遗址的发掘。1931年春,他参加了河南安阳小屯和后冈的发掘。同年秋季,他又参加了山东历城(今章丘)龙山镇城子崖的第二次发掘。他的工作提高了中国考古发掘的科学水平,使之纳入近代考古学的范畴。他还第一次从地层学证据上明确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两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先后顺序及它们与商代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是中国近代考古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重大发现。1934年,他主笔的《城子崖遗址发掘报告》出版,这是我国首次出版的大型田野考古报告集。抗日战争爆发后,梁思永跟随史语所撤退到长沙,后经桂林入昆明,最后到达四川李庄。1939年,他在“第六次太平洋学术会议”上提交的论文中,全面总结了龙山文化,该成果一直影响到目前对龙山文化类型的进一步划分。
梁思永一生致力于考古事业,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开拓者之一,是我国第一个受过西洋的近代考古学正式训练的学者,有《梁思永考古论文集》传世。他当选为第一届中国科学院院士,1950年8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1954年4月2日,长期带病坚持工作的他心脏病发作在北京逝世,终年50岁。
三子梁思忠(1907年—1932年):
英年早逝的炮兵上校
梁思忠从日本回国后不久又到了美国,先后在弗吉尼亚陆军学院和西点军校学习。20世纪30年代初毕业回国,加入了国民革命军。入伍后,由于留学资历和杰出才干,他很快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炮兵上校。在1932年的淞沪抗战中,梁思忠表现相当出色。可惜此后不久,年仅25岁的他却因患腹膜炎服错了药、贻误了治疗时机而去世。
四子梁思达(1912年—):
著名的经济学家
1935年,梁思达从南开大学经济系毕业,随即考上该校的硕士研究生,并于1937年取得硕士学位。他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抗战期间曾在重庆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和中国银行长沙支行任职,1949年调北京国务院外资企业局(后改为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秘书处,后在调研处任统计科科长,兼做内部资料的编辑工作。他曾经参加中国科学院经济所《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编写工作,并于1965年主编了《旧中国机制面粉工业统计资料》一书。他1972年退休,退休后一直住在北京。
五子梁思礼(1924年—):
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思礼出生于北京,1941年随三姐思懿赴美留学,在普渡大学电机工程系主修无线电,后又学了自动控制。在普渡大学期间,他仅用两年的时间就修完3年的课程,并于1945年取得了该校的学士学位。随后,他又获得了辛辛那提大学(Cincinnati)硕士(1947年)和博士学位(1949年)。1949年10月1日回国后,他被安排在邮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和通信兵部电子科学研究所从事技术工作,并参加了国务院组织的“12年科学远景规划”起草工作,负责起草我国运载火箭研制的长远规则。1956年,他调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导弹系统研究室主任。此后,他先后领导和参加了多种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研制试验。他是我国自行设计并于1964年实验成功的第一枚地—地导弹的控制系统负责人之一,并在以后改进的型号中领导研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惯性制导系统;他参加了1966年10月27日在我国领土上进行的震惊世界的导弹核武器试验;他还是我国向南太平洋发射的远程液体火箭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副总设计师、控制系统研制工作的负责人;在他的主持下,我国首次把集成电路用于弹上计算机,并首次以此进行全弹自动化测试;他还参加了1980年向太平洋发射远程火箭的飞行试验。
梁思礼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4年当选为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1996年10月获“何梁何利奖”,1997年9月荣获“中国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此外,他还曾获“何梁何利基金奖”,担任过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尽管梁启超只活了56岁,却留下了数千万字的著述,这是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奇迹。
此外,梁启超还以另一种方式为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教育出九位杰出的子女,使得梁家后人依然继承着梁启超的精神。
梁启超九个子女的合照
人们常说,梁启超家“一门三院士”,指的是他儿子中的梁思成、梁思永和梁思礼。前两位在1948年中华民国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评选中当选,而梁思礼则是在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启超的儿女中有建筑学家、文学研究专家、图书馆学专家,还有火箭科学家和军官。梁启超忙着宣传变法、组织会党,或者到处演讲、备课授课,日理万机的他很多时候只能通过书信来和儿女交流。
那么,一纸信笺、数行墨字是怎么样把九个儿女教得出类拔萃的呢?
壮年辞官,授子女自立之道
梁启超年轻时同妻儿的合影
梁启超在中华民国建国后,结束了逃亡海外的生涯。作为变法英雄,回到民国的他受到受到的欢迎甚至而比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还要热烈。
1916年,梁启超在写给长女梁思顺的信中写道:“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汝辈小小年纪,恰值此数年来无端度虚荣之岁月,真是此生一险运。吾今舍安乐而就忧患,非徒对于国家自践责任,抑亦导汝曹脱险也。
吾家十数代清白寒素,此乃最足以自豪者,安而逐腥脑而丧吾所守耶?此次义举虽成,吾亦决不再仕宦,使汝等常长育于寒士之家庭,即授汝等以自立之道也。”
1916年,梁启超在写给长女梁思顺的信中写道:“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汝辈小小年纪,恰值此数年来无端度虚荣之岁月,真是此生一险运。吾今舍安乐而就忧患,非徒对于国家自践责任,抑亦导汝曹脱险也。
吾家十数代清白寒素,此乃最足以自豪者,安而逐腥脑而丧吾所守耶?此次义举虽成,吾亦决不再仕宦,使汝等常长育于寒士之家庭,即授汝等以自立之道也。”
梁启超说,这几年来你们老爸我仕途顺利,你们也跟着沾了点光,度过了几年虚荣的岁月。然而这一点也不值得自豪,反而是很危险的事情。因为正如孟子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别看我现在当了高官,哪天时运不济遭了厄运,也会连累你们。我们家十几代人都是清白人,虽然生活贫苦,却值得骄傲。我决定不当官了!你们也要从小生活在贫寒人家,才能学会自立。
果然,1917年,正值壮年的梁启超宣布退出政坛。
书信吐槽,视子女如老朋友
作为家长的梁启超,虽然也会对儿女进行教育、指导,但一向习惯于朋友般的语气。他会给儿女写信讲述自己最近的生活状况、思想发展,甚至还会发发牢骚、倾吐心事。
比起同样有名的曾国藩家书中常用的命令语气,梁启超对待子女真是像老朋友一样。
尤其是大女儿梁思顺,是梁启超20岁时所生的,父女年岁相差不多,梁启超凡往家里寄信,经常都是寄给梁思顺,再让她转述给其他孩子。
梁启超回国参与民国建设工作时,梁思顺还不到20岁,却要承担起家里照顾、教育弟弟妹妹的重任。梁启超好不容易回国,没能和家人团聚又要北上,繁忙的工作之余,只能写信给梁思顺吐吐槽。1912年,梁启超写给梁思顺的信极多,像11月一共寄了19封信,几乎天天都要念叨点什么
你看梁启超都写了些什么——
“韩集本欲留读,因濒行曾许汝,故复以赉汝。吾又得一明刻本《李杜全集》字大寸许极可爱,姑以告汝,却不许撒娇来索。”炫耀自己买到了好书,但就是不给你。
“此十二日间,吾一身实为北京之中心,各人皆环绕吾旁,如众星之拱北辰,其尤为快意者,即旧日之立宪党也。旧立宪党皆以自己主张失败,嗒然气尽,吾在报界欢迎会演说一次,各人勇气百倍,旬日以来,反对党屏息,而共和、民主两党,人人有哀鸣思战斗之意矣。国民党经此刺激,手忙脚乱,其中大部分人皆欲来交欢,其小部分则仍肆攻击,党中全无统一,狼狈之态尽露。”夸耀自己是“北京之中心”,被“众星拱辰”,还痛骂了一番政党。
“惟应酬苦极,夜不得睡,今日虚火涌上,牙痛大作,遥思须摩、箕面间,菊花正肥,枫叶将赤,携酒跌宕,为乐何极,无端预人家国事,尘容俗状良自怜也。”抱怨自己应酬繁忙,身体不好,真是可怜。
“可惜者,每日不得饱食(治胃病甚好),盖各团皆请食西菜,日日望得食一京菜,而不可得也。最舒服者,来往皆坐专车,……有一大问题极难解决者,则为洗澡,到京后未尝得一浴也。”生活细节也要发发牢骚。
“韩集本欲留读,因濒行曾许汝,故复以赉汝。吾又得一明刻本《李杜全集》字大寸许极可爱,姑以告汝,却不许撒娇来索。”炫耀自己买到了好书,但就是不给你。
“此十二日间,吾一身实为北京之中心,各人皆环绕吾旁,如众星之拱北辰,其尤为快意者,即旧日之立宪党也。旧立宪党皆以自己主张失败,嗒然气尽,吾在报界欢迎会演说一次,各人勇气百倍,旬日以来,反对党屏息,而共和、民主两党,人人有哀鸣思战斗之意矣。国民党经此刺激,手忙脚乱,其中大部分人皆欲来交欢,其小部分则仍肆攻击,党中全无统一,狼狈之态尽露。”夸耀自己是“北京之中心”,被“众星拱辰”,还痛骂了一番政党。
“惟应酬苦极,夜不得睡,今日虚火涌上,牙痛大作,遥思须摩、箕面间,菊花正肥,枫叶将赤,携酒跌宕,为乐何极,无端预人家国事,尘容俗状良自怜也。”抱怨自己应酬繁忙,身体不好,真是可怜。
“可惜者,每日不得饱食(治胃病甚好),盖各团皆请食西菜,日日望得食一京菜,而不可得也。最舒服者,来往皆坐专车,……有一大问题极难解决者,则为洗澡,到京后未尝得一浴也。”生活细节也要发发牢骚。
看梁启超写给儿女的信,其语气真不像是那个写出“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少年强则中国强”的血气方刚的斗士,反倒像一个喜欢絮絮叨叨的老头儿,讲起话来丝毫没有架子。
帮出主意,尊重子女想法
正因为视子女如朋友,所以梁启超非常尊重子女的自主意愿。
梁启超的第二个女儿梁思庄在加拿大留学,读了一年之后要选专业了。选专业这么大的事情,梁启超自然要关心关心。
梁思庄还不明确自己的志向在哪儿,于是梁启超帮着出起了主意:宝贝啊,你看,你几个哥哥姐姐都是文科生,没有学自然科学的。现在国内做生物学研究的人极少,要不你就学个生物学吧,也适合女孩子。
梁思庄就听爸爸的话,选了生物学,没想到学了没多久,觉得老师上课讲得不好,学着也没意思,就跟哥哥梁思永抱怨。话传到梁启超耳朵里,这要换成了其他人,说不定会勃然大怒:我帮你选的黄金专业你不好好念,反倒怪起我选的不是了!
但是梁启超却赶紧写了一封信给梁思庄:“庄庄:听见你二哥说你不大喜欢学生物学,既已如此,为什么不早同我说。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你离开我很久,你的思想近来发展方向我不知道,我所推荐的学科未必合你的式,你应该自己体察作主,用姐姐哥哥当顾问,不必泥定爹爹的话,但是新学期若已经选定生物学,当然也不好再变,只得勉强努力而已,我很怕因为我的话扰乱了你治学针路,所以赶紧寄这封信。”
但是梁启超却赶紧写了一封信给梁思庄:“庄庄:听见你二哥说你不大喜欢学生物学,既已如此,为什么不早同我说。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你离开我很久,你的思想近来发展方向我不知道,我所推荐的学科未必合你的式,你应该自己体察作主,用姐姐哥哥当顾问,不必泥定爹爹的话,但是新学期若已经选定生物学,当然也不好再变,只得勉强努力而已,我很怕因为我的话扰乱了你治学针路,所以赶紧寄这封信。”
你看,就差给女儿赔个不是了。梁思庄后来果然放弃了生物学,选了自己感兴趣的图书馆学,并且学成归来,为北京大学收藏的几十万册西文图书做编目,成为中国图书馆学和目录学的一大功臣。
坚持原则,身体比成绩重要
别人的家长最关心小孩的学习成绩,梁启超却不一样:“考试纵使不及格,也不要紧,千万别要着急,……你们弟兄姊妹个个都能勤学向上,我对于你们功课绝不责备,却是因为赶课太过,闹出病来,倒令我不放心了。”
但是,梁启超自有他坚持原则之处,例如长子梁思成学习专门程度很高的建筑史,梁启超要求他要多学一些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常识,不能仅限于专业所知。
儿子梁思忠在美国的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和西点军校学习军事,当得知国内“北伐”时,热血沸腾,要回国参战。梁启超写信劝阻,他才作罢。
原来,梁启超认为这种军阀混战并非报效祖国的时机,还是应该先学习,再报国。
但是,梁启超自有他坚持原则之处,例如长子梁思成学习专门程度很高的建筑史,梁启超要求他要多学一些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常识,不能仅限于专业所知。
儿子梁思忠在美国的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和西点军校学习军事,当得知国内“北伐”时,热血沸腾,要回国参战。梁启超写信劝阻,他才作罢。
原来,梁启超认为这种军阀混战并非报效祖国的时机,还是应该先学习,再报国。
尊重儿女意愿又坚持原则,才能够教出各有所长又能继承梁家门风的优秀子女。
梁启超先生曾于1922年在苏州学生联合会上讲演。在讲演中,梁启超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通过知育、情育、意育,教人做到不惑、不忧、不惧。他鼓励青年,用意志战胜欲望,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历史题请问梁启超家的儿子是什么名字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梁思顺(1893-1966):长女,诗词研究专家、中央文史馆馆员;
梁思成(1901-1972):长子,着名建筑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梁思永(1904-1954):次子,着名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梁思忠(1907-1932):三子,西点军校毕业,参与淞沪抗战;
梁思庄(1908-1986):次女,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着名图书馆学家;
梁思达(1912-2001):四子,经济学家,合着《中国近代经济史》;
梁思懿(1914-1988):三女,着名社会活动家;
梁思宁(1916-2006):四女,早年就读南开大学,后奔赴新四军参加革命;
梁思礼(1924-):五子,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启超的儿子们的成就?尽量的详细~~
梁启超的儿子们的成就如下:
1、梁思成:
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2、梁思永:
着作有《梁思永考古论文集》。通过一生的田野 实践和辛勤劳动,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发展壮大及考古人才 的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还为新中国考古事业的建立和考古学学科规划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这在中国考古学史上是功不可没的。
梁思永的许多学术活动, 赢得了国内外考古学界的大力赞誉。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突出了中国考古学在世界考古学史上的地位,使我国的考古学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3、梁思忠:
在梁启超所有留学子女中,梁思忠的政治热情最高,1927年初梁思忠一度想终止学业回国参加北伐战争,但被父亲劝阻。20世纪30年代初梁思忠毕业回国,加入国民革命军。
入伍后,由于留学资历和杰出才干,梁思忠很快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炮兵上校。在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中,驻防上海的十九路军浴血奋战,梁思忠表现相当出色。
4、梁思达:
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抗战期间曾在重庆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和中国银行长沙支行任职,1949年调北京国务院外资企业局(后改为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秘书处。
后在调研处任统计科科长,兼做内部资料的编辑工作。曾经参加中国科学院经济所《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编写工作,并于1965年主编了《旧中国机制面粉工业统计资料》一书。
5、梁思礼:
曾领导和参加多种导弹、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研制、试验。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研制中首次采用新技术,为向太平洋成功发射远程导弹试验作出重要贡献。对航天可靠性工程提出精辟论述,成为航天可靠性工程学的开创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航天CAD的倡导者和奠基人。
梁思礼科研成果:
在中、近程战略导弹的设计中,梁思礼曾领导和参加研制成功具有中国特点的捷联惯性制导系统,开辟了战略导弹“惯导化”的道路。他亲自领导和参加多种导弹、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的研制、试验及向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试验。
在“长征二号”的研制中,决定首次采用平台计算机方案,首次在弹上使用集成电路化的计算机。主持研制成功卫星、导弹计算机自动测量控制系统。
对航天可靠性工程提出精辟的论点,成为航天质量可靠性工程学的开创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他是航天CAD技术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梁思成人物荣誉:
1963年,梁思成设计了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建筑于1973年建成,1984年,荣获中国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
1988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证书,表彰梁思成教授和他所领导的集体在“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及文物建筑保护”的研究中做出的重要贡献,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思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思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思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思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思成
梁思成先生是谁的儿子
梁思成是梁启超的儿子。 梁思成是我国近代史上“戊戌变法”的主要倡导人之一梁启超的长子,是我国着名的建筑学家。解放以前,他就在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研究传统建筑的学术团体“中国营造学社”任职,从事中国古建筑的科学研究工作。全国解放以后,他参加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筑设计。还有,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就是他和他的夫人林徽因共同设计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9年7月10日,新政协筹委会在《人民日报》等大报上刊登了公开征集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的启事。当时梁思成是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另外,他和夫人林徽因都是清华大学国徽设计组的负责人。 国徽征稿结束时,共收到900多件设计图案,但都未被选中,政协筹委会决定把设计国徽的任务交给清华大学和中央美院。梁思成夫妇认真分析了征集来的国徽资料,首先明确了国徽和商标的区别,认为国徽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它应体现一个民族的历史,一个国家的意志,一个政党的主张。中国的国徽要有中国的特征,政权特征,形式也要庄严富丽,要表现出中国人民的自豪感。经过几个月不分昼夜的奋战,国徽图案终于诞生了。而梁思成和林徽因却在终评的前一天双双病倒了,只得让秘书去参加评选工作。 评选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周恩来总理也参加了这次国徽评选会,他和评委们一起仔细审视了中央美院和梁思成夫妇领导的清华大学小组设计的两枚国徽图案,并进行了认真地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赞成采用梁思成夫妇设计的图案,但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要求一两天内画好正式图纸,送政协全体会议审查。 梁思成夫妇根据周总理和国徽评选委员会的意见,组织清华国徽小组用两天时间重新绘制了大幅国徽图案,并在图版下方写了国徽图案说明: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直到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这一段伟大的革命历程。 1950年6月23日,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召开,会上,在毛泽东主席的提议下,全体代表起立,鼓掌通过了梁思成夫妇主持设计的国徽图案。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发了公布国徽的命令。 1972年1月9日逝世。
关于“梁启超的儿子和儿媳妇是谁”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jndzxx.com//zhishi/2539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
- 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
-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 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 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
-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 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