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容人所不能容(能人所不能,忍人所不忍)

容人所不能容(能人所不能,忍人所不忍)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2-01    点击:  368 次

容人所不能容

网上有关“容人所不能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能人所不能,忍人所不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容人所不能容

 容人所不能容,在职场上,想要成功,就需要具备这样一个品质,就是容人所不能容的事物,这样即使在面对很大的困难,也能坚持下去,最后获得成功。下面是关于容人所不能容内容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容人所不能容1

 平常人的心可以小,***的心不能小,***的心必须能容人容物。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才能显示出领导宽容的气量。没有容人之量,便不能用人之才,从而也就失去了成就大事业的条件。有些***,只因为下属的性格、脾气、爱好甚至一些琐细的生活习惯与自己的要求不符,就必欲除之而后快,这是通向失败的捷径。即使是思路、观点与自己经常相左的人,也应该能够容忍才对。“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请魔鬼吃樱桃

 宽恕是文明的责罚。只有在有权力责罚时而不责罚,才是宽恕;只有在有能力报复时而不报复,才是宽恕。领导应当拥有这种宽恕的德行。一位领导无法做到不依仗权势欺负别人,不具备邀请伤害自己的魔鬼吃樱桃的德行,是很难取得更大的成就的。将本身潜在的宽容的德行发挥出来,就是常人说的“大度”。

 上海不可谓不大,却无法容纳下中国,而中国能容纳下无数个上海;中国不可谓不大,却无法容纳下世界,而世界能容纳下无数个中国。天地之所以广大,就在于它的容量广大。

 《兵经百篇》说:“战胜勇敢一定要用智谋,战胜智谋一定要用德行,战胜德行一定要修行更加宽容的德行。”衡量一位领导者的成就大小,就看他能否修行宽容的德行。惟有宽恕别人,才能容忍别人;惟有容忍别人,才能领导别人;惟有具备领导别人能力的人,才能成就他的伟大事功,才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以怨恨回报怨恨,怨恨就没有尽头;以德行回报怨恨,怨恨就顿时消失。”这是处世的准则,也是做领导的宝典。历史上许多有成就的事业家、领导者都有雍容大度的宽恕之心,只是有时被我们忽略了。

 西汉成安人韩安国开始在梁孝王朝中担任中大史之职,由于他为人正直,品德高尚,得罪了孝王,被送进了监狱。狱中的牢头田甲为讨好梁孝王,对韩安国百般侮辱。韩安国说:“死灰不是不能复燃的。”田甲冷冰冰地回答说:“假如死灰真的复燃了,我就用小便浇灭它。”后来没过多长时间,梁王府缺少内使,梁王派使者将韩安国接出监狱,并设宴款待他,让他做了梁王内使。田甲听说后连夜收拾行李逃跑了。韩安国说:“如果田甲不回来继续任职,被我抓住后将严惩不贷。”田甲吓得赶紧回来了,并光着上身前来谢罪。韩安国笑着问田甲:“死灰现在复燃了,你能用小便浇灭它吗?”田甲早就惊呆了,哪里还敢作声。但韩安国后来一直待田甲很好。

 唐代李吉甫最初任太常博士,他十分熟悉典章制度,所以李泌、窦参都很器重他的才能,非常友好地对待他。陆贽(zhì)怀疑他们几个人结党营私,便奏请皇帝,派李吉甫外出任明州长史。陆贽遭贬,被发配到忠州。当时的宰相想害死陆贽,他把李吉甫升为忠州刺史,让他去办理陆贽的案件,以便他心安理得地报复以前的一箭之仇。李吉甫到了忠州以后,却放下了个人恩怨,和陆贽结下了极好的关系。当时人都称道李吉甫的气量。

 一个人应该懂得如何宽恕别人,不可以用仇恨、愤怒的态度与别人斤斤计较。那样做,只会增加别人对自己的敌意,损害身边人的感情,影响事业的发展。晋人庾(yǔ)悦在安帝时任江州刺史,刘毅任豫州都督。当年在京口时,刘毅的家庭十分贫困。一天,刘毅和几个朋友在东堂玩,后来庾悦来了。庾悦当时是司徒长史,地位颇高,所以一来就抢占了刘毅几个人的地盘。朋友们纷纷躲开,只有刘毅挺立不动。庾悦的野餐特别丰盛,刘毅向庾悦讨点儿鹅汤喝,庾悦说:“今年还没有孵出小鹅来,哪里有鹅肉鹅汤施舍呢?”从此,刘毅心里便记下了庾悦的仇。到后来庾悦任江州刺史时,刘毅便要求以豫州都督的身份兼督江州。晋安帝同意了刘毅的请求。刘毅又上奏皇帝,称江州是内地,安民是首要的任务,不应当在那里驻扎军队来耗费扰乱人民。皇帝准奏,于是把庾悦从江州刺史职上调至豫州刺史任上,临走,又不准庾悦带随从。庾悦府上文武300多人,尽纳入刘毅门下,庾悦因此怄气,不久就死了。这是一时不懂得宽恕,而为日后种下祸根的典型例子,值得领导借鉴。

  不容人办不成大事

 饮誉世界的美国著名通俗历史作家房龙1925年出版了一本名为《宽容》的书,这本书现在已成了世界经典名著。房龙在该书中叙述了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导思想的自由,主张对异见的宽容,并对一切不宽容的行为深恶痛绝。他在书中痛斥和嘲弄不宽容,并大声疾呼:“打倒这个可恶的东西,让我们全都宽容吧!”房龙还认为,“个人的'不宽容是个讨厌的东西,它导致在社团内部的极大不快,比麻疹、天花和饶舌妇人加在一起的弊处还要大。”大凡有成就的领导,无不具备宽容的度量。无论亲疏好恶,无论智愚贤不肖,都以大度来容纳他们,让他们都像鱼儿那样忘记了自己身在江湖。人如果忘记自己身在天地之间,即便不想追求圣贤的境界也能达到圣贤的境界。如此,又何须忧虑人们不服从领导呢?欲成就继往开来的大业,怎么可以缺乏恢宏豁达、浩然无比的气象。

 恢宏豁达、浩然无比的气象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天下的学问,非一人之智所能知晓;天下的事业,非一人之力所能办到。海洋之大,非一川之水所能汇成;山岳之高,非一丘之土所能堆积。依靠众人的力量就能生存,个人刚愎自用,独断专横就会失败。

 天地有容纳之量,希望成就大业者需要大度量。项羽虽有拔山之力、盖世之气,白手起家抗秦朝,驰骋天下,但和刘邦的较量中,终究逃不过失败的噩运。项羽败就败在无容人之量,就是范增这样的旷世奇才他也无法容纳,而刘邦虽一介地痞,却能容纳无数个像范增这样的人才。所以说,大度盖及天下而后能容纳天下,大量盖及天下而后能使用天下,智慧盖及天下而后能扭转天下,勇气盖及天下而后能托举天下。一位领导胸怀如此雅量,自然能与天地同广大,与日月共光辉。

 唐朝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而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这一历史进程开端的伟大奠基者,他以泱泱大国的气势征服了周边国家,保证了边境地区的安宁。更能体现其博大胸襟的是他能在战 争结束后,为缓解民族间的矛盾,改善民族关系,促进了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进程。他让许多部落首领在京城长安任职。对被任用的少数民族首领,李世民十分信任,用他自己的话说,“待其达官皆如吾百察。”受重用的少数民族将领几乎参加了所有的征讨战 争,有的人担任行军大总管,有的人担任安抚使等要职,让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立下卓越 战 功。

 这种皇帝直接任命少数民族首领,带领少数民族军队征战,并能完全信任这些将领,在历史上有如此恢宏气度者,李世民大概是第一人。唐太宗用他博大的胸襟把各个民族团结在大唐帝国周围。于是,京都长安不仅是国内各民族的大都会,也成了世界性的大都会,形成万国来朝的鼎盛时代。

容人所不能容2

 大家好,我是我回忆曾经美好,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篇关于励志的文章,一点小事,不必较真。《劝忍百箴》中说:顾全大局的人,不拘泥于区区小节;要做大事人,不追究一些细碎小事;观赏大玉圭的人,不细考察它的小疵;得巨材的人,不为其上的蠹蛀而快快不乐。无论是用人还是做事,都应注重主流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妨碍了事业的发展。

 著名教育家戴尔非常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然而早年时,他也曾犯过错误。他曾回忆说:有一天晚上我去参加一个宴会,宴会中,坐在我右边的一位先生讲了一段幽默故事,并引用了一句话,意思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并提到,他所引用的那句话出自《圣经》。毫无疑问,他说错了为了表现优越感,我很讨嫌地纠正他。他立刻反唇相讥:“什么?出自莎士比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位先生一时下不来台,不禁有些他器怒当时我的老朋友法兰克坐在我身边。他研究莎士比亚的著作已有多年,于是我就向他求证。

 法兰克在桌下踢了我一脚,然后说:“戴尔,你错了,这位先生是对的,这句话是出自《圣经》。那晚回家的路上,我对法兰克说:“法兰克,你明明知道这句话出自士比亚“是的,当然。”他回答,“可是,亲爱的戴尔,我们是宴会上的客人人,方什么要指证他错了?那样会使他喜欢你吗?他并没有征求你的意见,为什么不保留他的脸面?其实,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错误,放过去,无伤大局,完全没有必要去纠正。这样不但能保全对方的面子,维持正常的谈话气氛,还可能使你有意外的收获,在所有人的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印象。

 做人不能太较真,认死理。太较真,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真诚并不等于不假思索地将自己的感觉说出来,因为你的感觉是否正确尚是一个需要判断的问题,人们对事物的看法都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一些小事不必那么较真,这样会把自己的生活弄得混乱不堪做人要有心计,要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团结大多数人,豁达而不拘小节,大处着眼,要宽恕待人,用人之长,这样才能成大事、立大业,使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人。

能人所不能,忍人所不忍

君子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意思是君子能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事情,能容纳别人不能容纳的人,能呆在别人不能呆的地方。

出处:马南的《燕山夜话 涵养》

宽容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美德。宽容待人,就是在心理上接纳别人,理解别人的处世方法,尊重别人的处世原则。我们在接受别人的长处之时,也要接受别人的短处、缺点和错误。

有时候,人的痛苦不是因为得到的太少,而是因为欲望与能力的落差太大。人需要积极进取,也需要适时满足现状,让一切都趋于平静,及时充分的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恩赐。

扩展资料

关于宽容的其他句子:

待人宽厚,处世大度是《古兰经》和“圣训”所提倡的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真主在《古兰经》中把抑怒、恕人的人列为真主喜悦的善人。

明代朱衮在《观微子》中说;“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其意思就是告诫人们,做人要有宽容豁达的胸怀,能忍善处的气度。

有的甚至大打出手,酿成人命惨案。其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遗恨终身。我记得小时候父母常教诲的一句话:即“亏是福,吃亏便是吃福。”那时对这句话感到费解,今细咀嚼之,才觉其意味深长。

先辈伊玛目们教导说:“忍之忍之,主必佑之。”即忠告人们坚忍、抑怒、宽容大度,这种美德既符合教门,又有益于安定团结。

刘智在《天方至圣实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件故事:昔日,尔里? 法土墨于圣,圣谕尔里曰:“尔去某处,见物即食。”尔里往,见一蟆丑甚,恶之,不得已而啖之,觉甚美,归复圣。

圣曰:“即尔之怒也。初啖为艰,咽之为美。拂意之事莫美于忍也。”有诗云:“忠厚留有余地地;和平养无限天机。”言简意赅地阐述了忠诚厚道的人,既可宽容周围的人,又能避免是非 ,对自己留有余地。

和平的人,具有涵养,其高尚的道德修养与真主的玄机墨契相符,默默中自有真主的襄助。忍辱负重,心胸开阔明朗,是遵循正道的标志。

能成事者必能忍人所不能忍。什么意思?

这是《天道》里面丁元英说过的一句话,引用一下,分享给大家。

这句话原作的解读是这样的:生存法则很简单,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条线,能又是一条线,这个两者之间就是生存空间,如果我们真能做到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那我们的生存空间就比别人大。这句话我也一直把它记在心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公司的体系内从新员工到老员工,从基层到中层再到高层,经历过的工作内容、岗位都不会一成不变,那我们的心态,在面对高强度工作内容的分配,工作岗位的调整,上级领导的更换,公司内职位的提升,或许就会在某个阶段有想不开,觉得不公平,感受到委屈的时候。毕竟每个人的满足感是相对的,我也有这种时候,碰到这种情况我个人都会去拿标题这句话对自己讲。

前半句话我觉得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相信都个个是能力强,并且也很能干的,毕竟我们都是狼性团队嘛,但是并不是能力越强,生存空间就越大,忍也是生存空间的另一部分,忍并不是逆来顺受,我更认为是对当下环境的强大适应力,是对自己深一层的磨练,是自我对于机会的选择和理解,忍是不容易做到的,因为付出是不一定有回报的,这是一个人对于人性的理解。雄鹰不为暴风折翼,狼群不因长夜畏惧,一时的失利或者难堪并不代表什么,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灭吴,司马懿隐忍五十年成大事,韩信忍胯下之辱等事迹都告诉我们,成大事者,必有其过人之处。

狭路相逢勇者胜,比别人多一口气,那你就是胜利者。希望我们在每个城市的市场竞争当中,都能成为当地的胜者!大家加油!

意思就是如果你能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和磨难,那你就能达到常人所成就不了的功绩。

出自《鬼谷子》。

能,有具备能力的意思,这后半句可以理解为具备别人所没有的能力。

‘忍受’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背后的巨大动力,也是成功的绝对要素。没有强大的精神状态的人,是不可能有成就和创造的。

扩展资料

类似的诗句有:

1、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意思:遇到事情的时候要学会冷静,忍一下也就什么事都没有,再退一步,一切都当做没发生过一样。

2、有忍乃有济,无爱即无忧。

意思:只有包容忍耐才能与万物相安无事地并存于世,不执着于爱才能不因为失去或得不到而烦忧。

3、谨言浑不畏,忍事又何妨。

意思:一定要谨慎啊,可千万别说什么都不怕,忍一忍又没有什么。



怎样才算做人大气

做人大气要做到三个方面,分别为对人宽容、对事超脱及对己豁达,具体如下:

1、对人宽容

待人豁达大度、胸怀宽广,这是一个人具有良好修养的外在表现。古人曰:“君子要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同志间,要善于沟通,珍惜缘分,互相帮助,互相配合,以诚相待,见贤思齐,在共同目标下求合作,在相互合作中求合力,在相互信任中求发展。

敌人往往是自己树立的!历史上的成功人士则都具有化敌为友的本事,容人、识人、用人的胸怀和雅量着实令人钦佩。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恒公、唐太宗李世民都是这样具有“大气”风范的人。

2、对事超脱

人的一生,碰到的事太多了。几乎眼睛一闭,一睁,碰到的都是事。猝不及防的打击,始料未及的挫折,从天而降的好处,唾手可得的利益,随时发生。

事无论大小,不管好坏,都不要太在意,太当回事儿。切莫一见好事就喜形于色,乐颠颠兴奋得不得了,一遇坏事就愁眉苦脸,霜打茄子一样焉头耷脑。遇事不敢担当,怎么能成大器?

3、对己豁达

一个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吃亏啦,受委屈啦,想不通啦,常有的事。同事出言不逊轻慢了你,单位办事不公伤害了你,领导举止言谈没给你面子,这都算不得什么,都要豁达以对,淡然处之。

倘若整天围着自己那点儿小九九打转转,时时算计自个儿的利害得失,甚至以一己得与失作为好与坏喜与忧的标准,心胸如此狭窄,怎么能成大器? 大气是一种糊涂。不因贪小利而失大节,保持内心的大原则,看似糊糊,内心亮堂。

人贵在大气,大气不是性格,是一种人格魅力。不是从小生来的,而是经历生活慢慢培养出来的浩然之气,是一个人对社会、对生活所持有态度的一种意识,是人性的自然流露,装是装不出来的。

谈吐大方得体,处世自然和谐,生活态度平和,不急噪,不懈怠,不该出手的时候呆若木鸡,该出手时让人瞠目结舌。总能高屋建瓴地去看待问题,让人感觉厚重,像一本好书,让人荡气回肠,不轻不浮,无论从何种角度去看,都不会感觉索然无味。

大气的人不轻易拿自己的涵养挑战别人的浅薄,金钱名利浮云过,我心自有明月在。站起来堂堂正正,倒下去摔成八瓣,藕断了丝就不要牵连,激流勇退,放弃时毫不犹豫,追求时持之以恒,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对朋友忠诚,对父母孝顺。

站在一定的高度而从不让别人感觉你的高度,更能赢得别人的刮目相看。沉淀自己,多思考,多学习,齐家、治国、平天下你可以做不到,但内心永远不要放弃。从不轻视任何人,多从别人身上找自己的短处,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时刻保持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心容他人之难容

引言

很久以前,在一座高山上住着一位哲人,他主张:心乃一切之本,心能容下世间一切事物。有一位青年无法接受这种观点,于是他从很远的地方来拜访这位哲人,想要与他一探究竟。在这位有着诸多烦恼的青年眼里,人心免不了会受这个混沌世界的影响,根本装不下世间一世事物。

青年:那么我就直接向您发问了。先生主张心,乃一切之本可以包容万物,是吧?

哲人:是的。

青年:那您说的这个“心”,有没有年龄限制?同时也包括心智初开的小孩子吗?

哲人:是的,包括小孩子。

青年:那我认为小孩子的心是不成熟的,主要取决于他身边的人,身边的人教他什么,他会什么,他是没有想法的,他的心怎么能是一切的根本,怎么可以包容万物呢?

哲人:小孩子的心是最能包容万物的,正如白色的纸一样,大人在他心上勾勒什么样的图画,他就会呈现什么样的图画。人作为地球上最强的物种之一,其生存能力是极其坚强的。靠的就是心,可以包容、适应一切事物的心。并且小孩子没有感性的烦恼,正是因为他们的包容心很强,不会囿于自我的想法,因为他把自己的想法放到一边,饿了就吃,渴了就喝,不高兴了就哭,对他人没有评判,更不会有指责。

青年:您说的这一点其实是一个人孩童时期独有的一个优势,那就是对外部变化的顿感。正是因为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和成熟快速推进的时期,此时对环境一切信息的吸收大于输出,所以表现出来的就是他能容忍一切可能常人很难容忍的环境。

哲人:是这样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说要回到童年,感觉童年时期的所有事情都是美好的。其实环境没有变,是我们的心变了。

青年:是呀,你也承认人心会变的。那孩童时期能包容一切的心,当然到了成年时期就变了,就不能包容一切了。发生在我身边的很多事情都说明了这一点。

哲人:人心会变,这是不能否认的。但人心的改变并不改变我们拥有能包容一切事物的能力的根本属性。

青年:此话怎讲?

哲人:还接着刚才孩童的例子往下说。首先我想我们已经就一个人孩童时代的心能包容万物达成了一致意见,是这样吧?

青年:算是吧。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人可塑性最强的时候,就是在他的孩童时期。

哲人:好的。那在这个共识的基础上,我们继续探究一下为什么当我们有了更强的自主意识以后,反而不能包容世间一切了呢。

青年:好,我想听听您怎么说。

哲人:首先我们说心还是那个心,对吧,只是因为成长时期不一样,而结果就不一样了。

青年:是的。

哲人:那我们罗列一下一个人成人之后,他的心与之前有哪些变化呢?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变得更敏感了。对他人的评价,对环境的变化,都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想法。

青年:是的,这就是我刚才说到的孩童时期我们是“顿感”的,而成人以后我们变得“敏感”了。

哲人:看得出来你也是一个爱钻研的人。那我们接着往下说,一个人变敏感后,很难做到自洽。

青年:是这样的。我的很多烦恼就来自于不能自洽。比如说现在互联网很发达,各种科技产品,特别是手机,对我们的生活空间的入侵非常严重。我虽然能认识到这一点,但总是。不能规避掉他们的不利影响。我也看了很多书,尝试让自己静下来,过上简单的生活,远离电子设备。但愿因为生活所迫,又不得不使用他们,所以总是会在上面不知不觉的浪费掉很多时间。

哲人:我个人推断你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很不错,优于大多数人了。

青年:您过奖了。

哲人:你的问题其实并不大。因为你已经有意识地在与这种不断变换形态的外来噪音带来的不利因素作斗争。而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甚至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不能说他们已经达到了自洽。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问题暴露的时候,当浅层次精神刺激结束,一切归于平静时,他们内心的那种惆怅、焦虑、失落等,要么会让自己懊恼不已,要么继续刺激他寻找更多的精神鸦片。

青年:是啊,事情就如你所看到的,所谓心乃一切之本,可以包容万物,对这些人来说根本就是扯。我也一样,我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内心。即便可以短期控制自己的行为,但不能坚持,因为心没有根本上的改变。

哲人:你所期待的,心上的根本改变是一种需要不断修炼的功夫。就像我们练武一样,必须先懂心法,调理好身体的气脉,然后才能运之于全身,动之于形体。

青年:那敢问,您有什么心法可以教教我吗?

哲人:心法就是:无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乱,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容得下别人容不下的事情,才能拥有更大的胸怀和更高的视野。

青年:无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乱,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这二十个字说的太好了!从无到有,从大到小,都有关照到。这确实需要一番功夫才能做到。

哲人:对你来说其实并不难。根据这20个字,你想一想,你可以从哪些方面下功夫?

青年:无事心不空就是告诉我不要让自己有无所事事的时候,这一点我可以用阅读来填充。一个人只要记得有书可读,就永远没有无所事事的时候。有事心不乱,这个考验的是我们处理事情的能力;同样也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做到有事心不乱。而我们的强大又来自于生活阅历和阅读等。所以前两句话是相辅相成,有先有后的。大事心不畏说的是我们的一种气概,告诉我们要勇敢的面对一切,不畏惧常人看似不能容忍的事情。小事心不慢主要要求我不怠慢任何生命中出现应有的人和小事。

哲人:你解读的很全面,也比较到位。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解读,这个没有对错。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做到用心包容万物,容他人之难容。

青年:感谢先生的教诲。我一定遵从您的教导,重拾孩童之心,把它变成包容万物之本。

哲人:好的,天色已晚,恕不挽留,希望我们有机会再见。

青年:感恩感恩。再会。

下山的时候,青年如释重负,感觉身子都轻了许多。虽然晚霞待消,但青年人却觉得眼前一片光明。来到山脚下,回头遥望时,哲人的房子已经不见了踪影,整个高山也被夜雾所笼罩。

关于“容人所不能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jndzxx.com//zhishi/213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