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哪四个皇帝(西汉和东汉的首都在哪?)
-
西汉哪四个皇帝
网上有关“西汉哪四个皇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西汉和东汉的首都在哪?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西汉朝有很多皇帝,其中四个比较有代表性,分别是:
1. 刘邦:他被誉为汉朝的创始者,年号为“高祖”。他在公元前202年推翻秦朝,建立了汉朝,成为了第一个西汉皇帝。他是一个有魄力、有勇气、有经验的领袖。他颁行了许多以民众为中心的政策,如减轻赋税、开放政治制度、重视文化教育等。
2. 文帝:他是汉朝第二位皇帝,姓刘,名恒,年号为“文帝”。他在位时期,国家政治比较稳定,开创了一系列的政治、农业、商业和文化发展政策。他提倡宽容的政治理念,推行“以德治国”的国策,较好的处理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3. 武帝:他是汉朝的第五位皇帝,姓刘,名彻,年号为“武帝”。他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出色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扩张国土、强化军队、推崇文化、颁发封建法令等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4. 昭帝:他是汉朝第七位皇帝,姓刘,名弗陵,年号为“昭帝”。他在位时代的主要政治任务是维持国家的稳定,恢复所失去的领土和重建社会秩序,同时还推行了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文化教育政策,对中国文化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汉和东汉的首都在哪?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座城池,都被多个朝代选择为都城,他们各自有着优点与缺点,每个王朝在面临不同的情况时,都会选择不同的首都,但总归是在以这几座城为基础,其中就包括了洛阳和长安。西汉时期有两座城都曾作为西汉王朝的首都,这两座城池就是洛阳和长安。西汉一开始的选择是当时最被看好的洛阳,但定都一段时间后刘邦又决定迁都长安,汉高祖五年(前202)在兴乐宫基础上修建长乐宫,两年后建未央宫,并正式迁都长安城。
西汉刚成立的时候,都城的选择在长安和洛阳之间徘徊。相比于长安,洛阳对于刘邦来说更加亲切,因为刘邦生在关东,发迹于汉中。当时洛阳是真正的天下中心,因为开放的原因曾经有许多的名家在此地著书立派,广泛的传播他们的理念,各家思想在这里碰撞交融,使得洛阳逐渐拥有浓厚的文化氛围,成为华夏文明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心。而在商业上,洛阳也是开放度很高的。在当时,来往的行商都要经过洛阳,经过长时间的财富积累,洛阳慢慢的也成为了国内最重要的商业城市。在秦灭六国以后,相对于长安来说,洛阳更容易被视为故都,在感情方面,怀念原来六国的百姓们也更容易接受洛阳作为他们新的都城。《史记 高祖本纪》:?天下大定,高祖都洛阳,诸侯皆臣属。?
但是在不久之后,刘邦就改变了想法,将长安定为首都,洛阳作为陪都。最早提出迁都建议的是齐国一个名叫娄敬的戍卒,他被发往陇西,在经过洛阳时,他要求面见高祖刘邦。一开始因为他卑微的身份是不可能有机会见到皇帝的,然而他最后却也因为身着寒酸的衣服得到了刘邦的同情和对自己早年生活艰苦的惺惺相惜,让刘邦能坐下来认真听听他要说什么。于是娄敬提出了关于迁都长安的建议,并详细阐述了其中的利弊。
他的提议很诱人也很合理,刘邦也有了迁都的想法,然而却遭到了朝中大臣们的一致反对。因为大臣们大都来自东方,对洛阳有着更多的亲切感,而且家族势力也大都盘踞在洛阳周边,如果迁都,势必要远离故土,很多地方都要从头开始,所以大多数一直跟随着刘邦的臣子们都反对迁都长安。不过名臣张良却非常赞同这一提议,在《史记 张良本纪》中记录着张良的原话:?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长安则?金城千里,天府之国?。解释一下就是说洛阳太小,不适合作为全国的首都,而且此时国内刚统一,很多地方都不是非常稳定,需要一个强大的政治中心来维持各地的稳定,选取离秦朝旧都咸阳不远的长安也有着这么一层用意。但是因为出身的缘故,刘邦对洛阳有着独特的偏爱,在分封族内子弟和各位异姓王时也偏偏避开洛阳,没有分封给任何人。
在这两个选择中,刘邦犹豫了很久,理性和感性一直在进行争执。然而作为刘邦最为依赖的谋士,张良的意见非常重要,很大的影响了刘邦的选择。于是高祖最后便听取了张良的建议,决定迁都长安,并将洛阳立为陪都。
西汉东汉哪个早呢?
西汉定都长安,东汉定都洛阳。
1、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定都长安。
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开辟丝路、攘夷拓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常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
2、公元25年,刘秀统一天下后,仍沿用汉作为国号,史称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大破北匈奴、收复西域,开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
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建立蜀汉延续汉室,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西汉国号:
项羽以“巴蜀汉中四十一县”封刘邦,以治所在汉中称“汉王”,称帝后遂以封国名为国号,又都城长安位于刘秀所建东汉都城洛阳之西,故称为“西汉”,有时又以都城与刘秀所建汉室的相对位置代称为“西京”,而刘邦建立的汉室在刘秀所建汉室之前,故又称为“前汉”。
东汉国号: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是汉室后裔,延续“汉”的国号,建都洛阳,由于都城洛阳在西汉都城长安之东,故称东汉。又西汉在前东汉在后,又称后汉。
百度百科—汉朝
西汉比较早,下面是西汉和东汉的详细介绍:
1、西汉:
秦末时期,天下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山东定陶称帝,建立西汉,初都洛阳,后迁长安。
2、东汉:
新朝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西汉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于鄗城,建立东汉,后定都于雒阳,延续“汉”的国号,史称东汉。
东汉的牛耕技术:
牛耕技术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当时,一些地方官吏注意推广牛耕技术,铁犁牛耕技术已从中原向北方高原和江南一带推广。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店子乡东汉墓中的农牧壁画。
陕西绥德县东汉画像石上的牛耕图,和米脂县东汉牛耕图,证明内蒙古、陕北高原的牛耕技术和中原地区已没有什么不同。任延做九真太守,在当地推广牛耕,田亩年年增辟。在西汉后期发明的精耕细作的区种法,到东汉时期得到了迅速推广。
西汉历代帝王表
西汉皇帝顺序列表:
1、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2、汉惠帝:刘盈(公元前210年―公元前188年9月26日),即汉惠帝,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子,西汉第二位皇帝。十六岁时便继承皇位,在位七年。
3、汉前少帝:刘恭(约公元前192年—公元前184年),即西汉前少帝,西汉第三任皇帝,汉惠帝七年(前188年)9月至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8月在位。
4、汉后少帝:刘弘(?―前180年),即西汉后少帝,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汉惠帝刘盈之子,前少帝刘恭异母弟,生母不详,西汉第四位皇帝,前184年6月15日-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
5、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即汉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
6、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腊月初五—公元前141年正月),即汉景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谥号孝景皇帝,葬于阳陵。
7、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
8、汉昭帝:刘弗陵(前94年-前74年),即汉昭帝,西汉第八位皇帝,元平元年(前74年),刘弗陵因病驾崩,年仅二十一岁,在位十三年。谥号孝昭皇帝,葬于平陵。
9、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原名刘病已。
10、汉元帝:刘奭(shì)(前74年—前33年),即汉元帝(前49年—前33年在位),西汉第十一位皇帝。竟宁元年(前33年),汉元帝在长安未央宫病死,终年42岁,在位16年,葬于渭陵。
11、汉成帝:刘骜(前51年—前7年),即汉成帝,西汉第十二位皇帝,竟宁元年至绥和二年(前33年—前7年)在位,共在位25年,终年44岁,谥号孝成皇帝,庙号统宗,葬于延陵。
12、汉哀帝:刘欣(前25年-前1年8月15日),即汉哀帝(前7年―前1年在位),字和,汉元帝刘奭之孙,西汉第十三位皇帝,在位7年。
13、汉平帝:刘衎(kàn)(公元前9年-公元6年2月4日),即汉平帝(公元前1年―公元6年在位)。原名刘箕子,西汉第十四位皇帝。
14、新朝:新朝(8年—23年),是继西汉之后由西汉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公元8年腊月,王莽废汉孺子(刘婴)为安定公,改国号为新,建都常安,史称新莽。
15、新朝皇帝:王莽(公元前45年12月12日—23年10月6日),字巨君,政治家,改革家,魏郡元城人(今河北邯郸大名县),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皇帝位。
16、玄汉:玄汉(公元23年2月~公元25年9月)是中国历史上继新朝之后出现的政权,为西汉宗室刘玄所建立。
17、汉朝更始帝:刘玄,即更始帝,南郡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自称是西汉皇裔,汉景帝刘启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之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族兄。
18、汉建世帝:刘盆子,泰山郡式县人,为西汉远支皇族,汉太祖高皇帝(汉高祖)刘邦之孙城阳景王刘章之后。
19、成家:公孙述,字子阳,扶风茂陵人,新莽末年、东汉初年割据势力。王莽篡汉,公孙述受任为导江卒正(蜀郡太守)。王莽末年,天下纷扰,群雄竞起,公孙述遂自称辅汉将军兼领益州牧。建武元年(25年),公孙述称帝于蜀,国号成家,年号龙兴,共在位十二年。
关于“西汉哪四个皇帝”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jndzxx.com//zhishi/2051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 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 枯杨枯杨尔生稊,我独七十而孤栖
- 霜风捣尽千林叶,闲倚筇枝数鹳巢
-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