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颎是怎么得罪独孤皇后而被废黜的?(宰相高颎对隋朝忠心不二,最后为何却死于非命?)
-
高颎是怎么得罪独孤皇后而被废黜的?
网上有关“高颎是怎么得罪独孤皇后而被废黜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宰相高颎对隋朝忠心不二,最后为何却死于非命?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高颎(541年—607年),一名敏,字昭玄,鲜卑名独孤颎,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东)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其父高宾是上柱国独孤信的僚佐,官至刺史。为隋朝宰相执政近20年,后因反对废太子杨勇并得罪独孤皇后,遭隋文帝猜忌,被免官为民,不久后又免去齐国公爵位。隋炀帝时,被起用为太常卿。大业三年,见炀帝奢靡,甚为忧虑,有所议论,为人告发,与贺若弼同时被杀害。诸子遭到流放。
当时皇太子杨勇失爱于杨坚,杨坚私下里有废太子之意。杨坚对高颎说:“晋王妃有神灵附身,说晋王必有天下。你说怎么办?”高颎长跪不起,说:“长幼有序,怎能废太子呢?”杨坚默然而止。独孤皇后知道高颎志不可夺,想偷偷地除掉他。
当初,高颎夫人去世,独孤皇后对杨坚说:“高仆射老了,而丧夫人,陛下怎能不为他娶妻?”杨坚将独孤皇后的话告诉高颎,高颎流泪说:“我现在已经老了,退朝之后,惟有吃斋念佛而已。虽然陛下垂爱很深,甚至想帮我纳妻,但这不是我的意愿。”杨坚于是作罢。到这时,高颎的爱妾生了个男孩,杨坚听说后十分高兴,独孤皇后却不高兴。杨坚问缘故,独孤皇后说:“陛下还应该信任高颎吗?开始,陛下想为高颎娶妻,高颎心存爱妾,当面欺骗陛下。现在他的欺诈已显现,陛下怎能再信任他?”杨坚因此疏远了高颎。
适逢朝中商议讨伐辽东,高颎固谏不可。杨坚不从,任高颎为元帅长史,随汉王征讨辽东,遇上久雨疾病,不利而还。独孤皇后对杨坚说:“高颎当初并不想去,陛下强迫他去,我就知道他会无功而还的。”杨坚因汉王年少,把军权全部交给高颎。高颎因杨坚寄托很大,心中每每挂念国事,无自疑避嫌之意。汉王杨谅的话,他大多不采用,因此汉王很恨他。还京后,杨谅哭诉于皇后说:“儿有幸没被高颎所杀。”杨坚听了,心中更加不平。
上柱国王世积因罪被杀,在推问他的时候,说到宫禁中的事,说是从高颎那里听到的。杨坚想定高颎的罪,听后大惊。当时上柱国贺若弼、吴州总管宇文弼、刑部尚书薛胃、民部尚书斛律孝卿、兵部尚书柳述等人,都证明高颎无罪。杨坚更气愤,将这些为高颎辩白的人都交给执法官员处理。从此以后,朝中大臣没谁敢开口。高颎竟然连坐被免官,仅以公爵身份回到自己的府第。
杨广即位后,拜授高颎赹为太常。当时下诏收集北周、北齐的乐工和天下的散乐。高颎上奏说:“此乐久废,今若征之,恐怕无识之徒舍本逐末,转相教习。”杨广不高兴。杨广那时十分奢侈靡费,声色更加讲究,又发起修筑长城的劳役。高颎十分担忧,对太常丞李懿说:“周朝因好乐而灭亡,殷鉴不远,怎能又这样呢?”当时杨广对启民可汗恩宠和礼遇太过分,高颎对太府卿何稠说:“这个胡人颇知中原虚实、山川险易,恐怕他成为后世的祸患。”他又对观王杨雄说:“近来朝廷一点纲纪都没有。”
公元607年(大业三年)七月,有人告状,杨广下诏以“诽谤朝政”的罪名将高颎、贺若弼,宇文弼等杀死,诸子都迁徙到边疆。
宰相高颎对隋朝忠心不二,最后为何却死于非命?
因为高颎得罪了皇后独孤伽罗,所以在杨素的挑拨离间和煽动下,导致高颎丢了自己的性命。高颎和杨素虽然是杨坚的左膀右臂,但是有高颎在的时候,杨坚基本上会先听听高颎的意见,因此杨素在文臣中只能排第二,而第一的位置自然是高颎的。
因此,杨素和高颎的关系并不好,再加上杨素嫉妒高颎,于是便想要将高颎拉下来。但是高颎太正直了,而杨素却是一个卑鄙小人。因此当时的杨素想要找到高颎的错处时,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而独孤伽罗和杨坚在隋朝期间并称为二圣,两人的关系非常好。而独孤伽罗也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女子,为了不让杨坚为难,独孤伽罗甚至不让自己的家人干政,以防出现外戚干政的现象出现。而杨坚有时候也会听从独孤伽罗的意见,所以两人也没有闹什么矛盾。
不过,即便再美好的人也会有缺点,而独孤伽罗便是一个很容易嫉妒的女人。在她和杨坚在一起后,虽然很幸福,但是等到杨坚登基为皇帝之后,独孤伽罗却不允许杨坚的后宫有其他的女人。因此,当时的独孤伽罗在杨坚想要册立妃子的时候,便和杨坚闹了矛盾,而杨坚在气愤之下当场离开。
高颎和杨素之后,赶紧骑马去追。等到赶到的时候,却听见杨坚发出无奈的感慨。而这时的高颎则是认为杨坚不该被一个妇人所束缚。因此,杨素在听到这番话后,直觉找到了高颎的错处,于是等到回宫后,便将高颎说的话,直接说给了皇后独孤伽罗。而独孤伽罗听完后非常气愤,等到杨坚和皇后和好后,高颎的危机也就来临了。
在独孤伽罗设计给高颎送了一个小妾后,当时的高颎婉言谢绝,并且表示自己不好美色,渴时等到小妾回到高颎的府中后,没多久就怀孕了。当时的独孤伽罗对杨坚将小妾怀孕的事情说出来后,杨坚当时很气愤,认为高颎在欺骗自己,因此才命人杀了高颎。
高颎这个人非常的勇猛,并且善于分析情形打变化,因此在在周朝快要灭亡的时候,杨坚就已经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其中高颎就是一个。
杨坚在开创自己的王朝最主要的是因为他得到了百姓的支持,而高颎在这个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因为杨坚在夺得政权的过程虽然比较顺利,但是纵有那么几个老顽固要反对,而这个几个老顽固往往身份也很特殊,其中尉迟迥就是代表人物。他和高颎所站的政治理念基本相反,高颎认为历史需要与时俱进,但是在尉迟迥看来就应该坚守后周的规矩,两个人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尉迟迥就准备造反,这时候杨坚就派出了高颎去对抗尉迟迥,后来尉迟迥失败就自杀了。
而杨坚也因此稳固了自己的政权,高颎这个人的能力杨坚也是看在严厉,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就同意高颎去修缮隋朝的戒律,而高炯有了杨坚的鼓励,也积极的向他进言,那段时间可谓是非常的安定。
但是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高颎的名声实在是太高了,甚至有点压制隋文帝了,如此一来,隋文帝自然心里就对高颎产生芥蒂,但是处置别人有需要证据,隋文帝又找不到理由来疏远高颎,所以就只能表面先保持。后来高颎因为太子一事和隋文帝起了冲突,隋文帝想要废除太子杨勇,但是高颎却一直反对,孤独皇后就认为这个件是正好可以除掉高颎这个炸弹。
也就是孤独皇后假借高颎夫人去世了,所以让隋文帝给她在许配一个,高颎本来是拒绝的,但是后来妾室给他生了一个儿子,高颎又十分高兴,所以孤独皇后就趁机让隋文帝赐他欺君之罪,念在他立了功绩,所以免去死罪,革职回家。
这样一来,高颎肯定内心还是很寒心的,自己如此忠心居然得到的是这个结果。纵有一腔热血无奈还是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隋唐杰出政治家高颎生平简介
高颎,一名敏,字昭玄,鲜卑名独孤颎,隋朝杰出的 政治 家、战略家。大业三年,见炀帝奢靡,甚为忧虑,有所议论,为人告发,与贺若弼同时被杀害。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隋唐杰出政治家高颎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高颎生平简介
高颎(541年607年),一名敏,字昭玄,鲜卑名独孤颎,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东)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其父高宾是上柱国独孤信的僚佐,官至刺史。为隋朝宰相执政近20年,后因反对废太子杨勇并得罪独孤皇后,遭隋文帝猜忌,被免官为民,不久后又免去齐国公爵位。隋炀帝时,被起用为太常卿。大业三年,见炀帝奢靡,甚为忧虑,有所议论,为人告发,与贺若弼同时被杀害。诸子遭到流放。
高颎之父高宾曾在北齐为官,因避谗而投奔北周,北周大司马独孤信引其为僚佐,并赐姓独孤氏。后独孤信被诛杀,其家人被发配四川。独孤信之女,文献皇后以宾父之故吏,每往来其家。高宾后来官至鄀州刺史,及高颎尊贵后,又追赠礼部尚书、渤海公。
高颎出生于公元541年(东魏兴和三年)。高颎少年聪明敏捷,很有度量胸襟,读了一些史书,特别擅长辞令。当初,在孩童时,家有一棵柳树,有百尺多高,繁茂挺拔如同车盖。乡里的老年人说:这家要出大贵人。
公元558年(北周明帝二年),高颎十七时,被北周齐王宇文宪引为记室。不久又迁下大夫。以平齐之功拜开府。
公元580年(北周大象二年)五月十一日,北周宣帝宇文赟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即位。隰州稽胡叛乱,高颎随越王宇文盛讨平之。
高颎怎么读
高颎是隋朝的一位大功臣,他帮助隋朝皇帝杨坚一统 天下 。高颎名字的读音并非人人皆知,那么高颎怎么读呢
其实高颎怎么读这个问题一点都不难。高颎,高作为一个姓氏,读作gao,音调为一声,高字是一个上下结构。通过对结构以及拼音的学习,对高字的读法便会有一个更深刻的记忆。高在中国百家姓中是一个大姓,在 历史 上有很多高姓的名人,其中高颎就是其中的一位。
颎,这个字整体结构相对复杂,读音比较特别,颎字是一个左右结构,页字为它的偏旁,读音是ying,音调为三声。通过对颎字的拼音以及结构的学习,对颎字的读法便有了更加深刻的记忆。颎字用在姓名中,所表达的含义是聪明,机智的意思;除此之外,颎字的意思还有思想独特,有创造力的意思。
通过对颎字深层含义的了解,便会发现高颎的一生和他的名字有着很大的联系。高颎从最初就是杨坚的得力手下,当时杨坚是一位丞相,他不会轻而易举的任用每一个人,只有那些有胆识,有谋略的人才会被杨坚招揽为他的手下。高颎成为他的手下,就表明高颎自身具备这些优良的品质,高颎不仅有谋略,有胆识,而且文武兼备,是难得一见的人才。高颎一心一意的辅佐着杨坚,在创建隋朝期间,高颎凭借自身的智谋会给杨坚提出各种更为高效的 措施 。因此高颎被称为是隋朝的开果元勋。结合高颎名字的含义,他的智谋在名字中都有所体现。
高颎怎么死的
在隋朝有着很大的声望,然而他的结局却令人十分惋惜。关于高颎怎么死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他是被隋炀帝杨广杀死的。
高颎是隋朝的丞相,他能文能武,深受隋文帝的欣赏。可是在杨坚准备废除太子杨勇的时候,高颎就主动提出了相反的 意见 。隋文帝想要立杨广为太子,高颎却反对,于是杨广和高颎之间便有了很深的矛盾,杨广为了自己能继承皇位,必定先要除 掉高颎。
高颎是一位很正直的丞相,他从来不喜欢在皇帝面前说一些虚假不真实的话来夺得皇帝的喜爱,可是并不是人人都和高颎的想法一样。高颎一般不允许他人轻易接近皇帝,就是怕他们说一些浮夸的话语,不仅对国家建设没有 帮助作用,而且还会使得皇帝冲昏头脑,陷入盲目自大中。高颎的这一做法使得当时的很多人都对他有了怨言,他的这种做法大大减少了河皇帝接触的机会,从而前程也会有所影响。为了打倒高颎,他们便四处搜集高颎的罪行。最后高颎被抓住了一个很小的把柄,这使得他陷入了困境中。
在隋炀帝登上皇位后,高颎依旧毫不掩饰的发表自己的想法来反对隋炀帝的一些想法,这必定会惹怒隋炀帝,而且他对隋炀帝十分不满,隋炀帝以及身边的大臣有恢复北周声乐的想法,可是高颎却直接说,北周灭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过度痴迷于音乐,这暗示着隋炀帝的此做法很有可能导致国家灭亡。在最后,高颎的种种行为都极大的触犯了杨广,所以说关于高颎怎么死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被杨广杀死的。
1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个皇帝盘点
2 比丞相大还有什么官职
3 历史最厉害的皇帝
4 唐朝皇帝有哪些 唐朝皇帝列表
5 历史人物陈叔宝简介
隋朝开国大功臣高颎为何会被杨广杀死?
独孤皇后对高颎不满。她想废掉太子杨勇,改立次子杨广为太子,但高颎不同意,他认为长幼有序,杨勇是长子,应该为太子,不能随便废掉。其次是隋军刚攻进南朝陈国都城建康时,捉住了陈朝皇帝陈叔宝和贵妃张丽华,杨广见她长得漂亮,便捎信给高颎,不要杀她。高颎想,张丽华乃妲己一样的人物,留着后患无穷,便下令把她杀死了,杨广闻听,便说:“我将来一定要报答高公的!”心胸狭窄的杨广一旦得势,又怎能放过对他嗜好于不顾的高颎呢?
隋文帝时期的宰相是谁
隋文帝时期的宰相是高颎(jiǒng)。
高颎(541年—607年),一名敏,字昭玄,鲜卑名独孤颎,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东)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其父高宾是上柱国独孤信的僚佐,官至刺史。为隋朝宰相执政近20年,后因反对废太子杨勇并得罪独孤皇后,遭隋文帝猜忌,被免官为民,不久后又免去齐国公爵位。隋炀帝时,被起用为太常卿。大业三年,见炀帝奢靡,甚为忧虑,有所议论,为人告发,与贺若弼同时被杀害。诸子遭到流放。
《隋书·列传第六高颎》:“颎有文武大略,明达世务。及蒙任寄之后,竭诚尽节,进引贞良,以天下为己任。苏威、杨素、贺若弼、韩擒等,皆颎所推荐,各尽其用,为一代名臣。自余立功立事者,不可胜数。当朝执政将二十年,朝野推服,物无异议。治致升平,颎之力也,论者以为真宰相。及其被诛,天下莫不伤惜,至今称冤不已。所有奇策密谋及损益时政,颎皆削稿,世无知者。”
关于“高颎是怎么得罪独孤皇后而被废黜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jndzxx.com//shiji/2059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 读红楼之宝黛爱情——共读西厢(推荐好看小说,(女生看》最好不要校园的)
- 为什么被人辞退叫炒鱿鱼?(为什么解雇又被称为炒鱿鱼)
- 有谁知道伽利略的名言及故事-(观察发现的名言有哪些?)
- 关于雪的网名(含有雪的网名大全)
- 文言文两小儿辨日范读(两小儿辩日朗读停顿划分)
- 孔夫子的弟子歇后语的下一句(孔夫子的歇后语是什么)
- 描写养鱼的心情的诗句(赞美金鱼的诗句古诗)
- 谁知道二人转里面擦皮鞋里面的说词啊?(擦皮鞋《说唱》原唱)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文章马伊琍早就离婚,为何晚两个月公布?两人捆绑利益为零?)
- 孙悦斌哪年入美国籍(珍珠港 配音演员)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窗白一声鸡,枕函闻马嘶
-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 久废山行疲荦确,尚能村醉舞淋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