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三秦大地指的是什么(古代三秦指的是哪三秦)

三秦大地指的是什么(古代三秦指的是哪三秦)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2-04    点击:  307 次

三秦大地指的是什么

网上有关“三秦大地指的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代三秦指的是哪三秦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三秦大地指的是陕西。三秦指潼关以西的秦朝故地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史记·项羽本纪》中有“是时,还定三秦。”春秋战国时因陕西是秦国治地,故后人将陕西简称“秦”;将横贯陕西中部的主要山脉称“秦岭”;将渭河平原称“秦川”。

公元前206年项羽领导的军队在刘邦之后也来到咸阳。项羽出身于楚国旧贵族家庭。为防刘邦势力扩张,牵制刘邦,他又将陕西的关中和陕北一分为三: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今兴平东南),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

故后世泛称陕西为“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其实当年三秦之地不包括陕南,只是后来人们理解的“三秦”观念变化,即将陕北、关中、陕南合称“三秦”。

“三秦”的称谓产生后,历史上也有人将它作为政权名称。例如五胡十六国时期,公元350年居住在甘肃秦安县东南的氏族首领苻洪起兵,自称“三秦王”,建立政权。

古代三秦指的是哪三秦

1. 三秦与关中的含义是什么

◆ “三秦”的含义:

“三秦”的由来与项羽、刘邦楚汉战争有关,在秦朝灭亡之初,项羽势力大,首先称王,在鸿门宴他虽未杀刘邦,毕竟有所忌惮,就将刘邦封为汉王,远派秦岭南边的汉中,还不放心就又派了三员秦朝降将驻守在秦岭以北,将咸阳西安一带围护,项羽从此向东到他的故地。项羽之派三员秦将守关中地区,是因为刘邦首先攻入咸阳灭秦,原秦国官员对刘邦恨之入骨。人们就此将三员秦将驻守的地方(主要是关中地区)称为“三秦”。后来“三秦”就逐渐成了陕西的代称。

◆ “关中”的含义:

关中古时是指函古关以西,大散关以东,萧关以南和武关以北,因易守难攻,关隘众多,故名“关中”.

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

2. 电视剧《关中

关中,指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渭河流域一带),平均海拔约500米,所以有渭河平原、渭河谷地,关中盆地,关中平原等称呼,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盆地、秦巴山脉,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一般认为西有散关(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取意四关之中(后增东方的潼关和北方的金锁两座)。四方的关隘,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 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关中地处陕西渭南潼关以西到宝鸡市宝鸡峡以东的地区,即现在的西安市、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和渭南、杨凌一代地区。关中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史记》中称其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和“四塞之国”。自西周起,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此外,中华文明的摇篮在黄河流域,而黄河文明的摇篮是在渭河流域,关中地区不仅是历史上最早称为“天府”的地方,也是历史上最早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方。《前汉书》第40卷记载,张良建议刘邦定都关中时说:“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约在公元208年,诸葛亮所作的《隆中对》提到蜀地是“天府之土”,比关中称“天府”晚了500多年。而把四川称作“天府之国”最早见于陈子昂所写的文章中,此时已比关中称“天府之国”晚了800多年。从先秦到元明时期,关中地区都曾被称作“天府”或“天府之国”,但清代以后,再也没有人把关中地区与“天府之国”联系起来了。

3. 是 文言文意思是什么

是 形容词义:1、会意字。

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是,直也。——《说文》。

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而疑是精粗之体。

——《礼记·玉藻》。疏:“谓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济》2、对的;正确的。

王弗是。——《国语·楚语》。

注:“理也。”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

——《荀子·劝学》。注:“谓正道也。”

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

注:“善也。” 彼人是哉。

——《诗·魏风·园有桃》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清·林觉民《与妻书》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概括之词。凡是;任何。

代词义:1、此;这。是谓伐德。

——《诗·小雅·宾之初筵》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汉·贾谊《论积贮疏》动词义:1、赞同;认为正确;肯定。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刘开《问说》2、订正。

如是正:订正;校正。3、遵从;以为法则。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荀子》。

杨柳桥诂:“《尔雅》:‘是,则也。’”4、关系词。

表示肯定判断之词。正是四国。

——《诗·曹风·鸤鸠》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清·林觉民《与妻书》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5、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

——宋·沈括《梦溪笔谈》6、表示让步。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宋·柳永《雨霖铃》7、尝试。用同“试”。

如是猜:试猜。8、像;似。

如是言不是语:似说非说;旁敲侧击。副词义:1、表示肯定。

如是必:一定要;务必。是须:必须;务须。

是致:以致;因此。连词义:1、表示让步,有虽然的意思。

如是则:虽然,虽则。是则是:是即是;虽则是。

名词义:1、商业、职业或 *** 的事务、业务或国务。君臣不合,则国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无从定矣。

——范晔《后汉书》2、姓。助词义:1、帮助宾语提前。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清·刘开《问说》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词义梳理:1、正;不偏斜。2、正确。

3、指正确的论断或肯定的结论。4、认为正确;肯定。

5、订正。6、遵从,以为法则。

7、概括之词。凡是,任何。

8、表示肯定判断之词。9、表示加重语气之词。

10、表示答应之词。11、用在动词后面的两个数量结构之间,含有“算作”的意思。

12、代词。此,这;这里。

13、副词。表示范围,相当于“只”。

14、连词。表示承接,相当于“于是”。

15、连词。表示承接,相当于“则”。

16、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而”。

17、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此”、“因为”。

18、连词。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虽”、“虽然”。

19、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即使”。

20、助词。用在宾语和它的动词之间,起着把宾语提前的作用,以达到强调的目的。

21、助词。犹“夫”,表发端。

22、通“视”。23、通“寔”。

足,满。24、通“寔”。

实在;真实。25、通“氏”。

26、通“时”。此时,这时候。

27、用同“试”。尝试。

28、犹“甚”。怎样。

29、犹“甚”。极;很。

30、用同“事”。事情。

31、姓。三国吴有是仪。

见《三国志·吴志》本传。

“三秦”指的是现在陕西省的陕南、陕北和关中地区。春秋战国时因陕西是秦国治地,故后人将陕西简称“秦”;将横贯陕西中部的主要山脉称“秦岭”;将渭河平原称“秦川”。秦国的国号来自于地名,公元前905年秦非子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们的族称,建立秦国,史称“嬴秦”。

秦国是周朝时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始祖秦非子是商名将飞廉之子恶来之后。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周孝王六年(前905年),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国。

秦人早期与戎人杂居错处,远离中原。周王室东迁之后,秦人才逐步东进关中。到秦惠文王时期取巴蜀。秦国军队自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政策后愈战愈勇。

秦国社会经济仍以农业为主。春秋时代晚期,出现了铸铁农具。战国时代,修建了郑国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进一步促使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以冶铜和制陶最为发达。



中国人不得不知道的历史知识:三秦是指哪三秦?

三秦指的是现在陕西省的陕南、陕北和关中地区,刘邦称汉王之后,封巴、蜀、汉中四十一县,都南郑,继而三分关中,立秦三将:章邯为雍王、董翳为翟王、司马欣为塞王,这就是三秦的来由,咸阳也因此成了三秦的分界点

为什么把陕西叫三秦大地?三秦指的是什么?

三秦的由来要从项羽说起:公元前206年项羽领导的军队在刘邦之后也来到咸阳。项羽出身于楚国旧贵族家庭。

为防刘邦势力扩张,牵制刘邦,他又将陕西的关中和陕北一分为三: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今兴平东南),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

故后世泛称陕西为“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其实当年三秦之地不包括陕南,只是后来人们理解的“三秦”观念变化,即将陕北、关中、陕南合称“三秦”。

“三秦”的称谓产生后,历史上也有人将它作为政权名称。例如五胡十六国时期,公元350年居住在甘肃秦安县东南的氏族首领苻洪起兵,自称“三秦王”,建立政权。

刘邦统一中国建立汉朝后,关中被分为三个郡:京兆、左冯(ping)翊、右扶风。现将中国陕西的陕南,陕北,关中并称“三秦”。“三秦”的称谓产生后,历史上也有人将它作为政权名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秦大地

关于“三秦大地指的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jndzxx.com//zhishi/259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