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丝线十字绣的三股线如何绣,怎样绣三股线才能防止它打滑(十字绣用几根线绣?)

丝线十字绣的三股线如何绣,怎样绣三股线才能防止它打滑(十字绣用几根线绣?)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9-03    点击:  200 次

丝线十字绣的三股线如何绣,怎样绣三股线才能防止它打滑

网上有关“丝线十字绣的三股线如何绣,怎样绣三股线才能防止它打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十字绣用几根线绣?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准备三股,如下图所示。

2.把线穿过针,确保每一边都是长是短,否则就是6。

3.第一针是穿在布下,如图所示。第一针在右下角。

4.第二针向下斜(左上角)。

5.完成后,第一个斜杠就形成了。

6.从左下角把针穿上去。

7.然后从相反的角度走到布的另一边。

8.当你穿好衣服,你会形成一个十字形,如图所示:

9.重复以上步骤,如下图所示。

十字绣用几根线绣?

第一次绣十字绣开始步骤:

材料准备:十字绣一幅,绣圈一个。

1、买来的十字绣一般会带有线、针、白色的绣网。先穿针把线穿好。

2、再用绣圈把要绣的部分给固定起来,以免边绣边跑,软绵绵的。

3、十字绣顾名思义就是绣法和走十字步一样,做好提前准备后,把穿好线的针从小四方框的角交叉十字分别穿过。

4、这里以2股线绣为例。用2股线绣,从6股中抽出一根,对折一下,如果用四股线,就抽出2根对折,对折的那端留的要长一点。

5、针从布中穿过,对折的那一端,也就是长的那端留在背面。

6、针穿到背面后,将针从对折的圈中穿过。

7、针穿过线圈后拉紧,起针时背面就不用埋线也不用打结了。

8、最后将多余的线头齐根剪掉,起针就完成了。

9、根据线和针的方位,分别用针在绣布上依次走十字步即可。

在知道十字绣用几股线之前,大家还要先了解CT的概念,CT越大,十字绣绣线股数越小。

具体的规则如下:

9CT是大格,用4-6股线绣,(勾边时用3股线);

11CT是中格,用3-4股线绣,(勾边时用2股线);

14CT是小格,用2股线绣,(勾边时用1股线)。



十字绣的三股线怎么绣?

11ct是中格的,用三股线绣,二股线勾边,14CT是小格的,用二股线绣,一股线勾边。

三股线绣,就是说在一支线中(6股)取出3股来绣

二股线绣,也就是6股中取2股线绣

我觉得中格要不小格的好绣一点,至少看的清楚点

十字绣三股线如何穿针,在绣布上怎么穿针?

1、取一根十字绣线对折,用对折后构成一个圈的那一头穿针。

2、将尾从曾经穿过针鼻的那个圈中穿过。

3、将十字绣线尾完整穿过这个线圈,留意不要拉太紧,将线拉到针鼻最下面,留意一定要是最下面,不能是侧面,在侧面的话绣的时分在布上的磨擦更大,线容易起毛。

4、如今取一块十字绣布,布上用蓝色水溶笔打点的格子就是等一下要绣的格

子。

5、按平常正常的绣法,将这些格子绣完,十字绣布正面构成/和\两个方向的斜线。

6、反面构成竖向的平行线。

7、为了让第二个X的上面一针和第一个X的上面一针的方向同样是\。第二个X的第二针是从第一针的下面过去的,由于\方向曾经在第一针就绣好了。当然依据个人习气,不一定非要\方向的针在上面,也能够/方向在上面,但是一定要留意在上面的是同一个方向的,假如想用在上面的方向曾经先绣了,那么倒回来的时分针就从线下面过。

8、用这种办法绣完的正面,线全是\方向在上面。

9、用这种办法绣完的反面,十字绣线全是竖向平行线。

10、当十字绣线用到还剩比一根针长点的时分,就把线从针鼻上取下来,由于前面的线尾是从那个圈中间穿过去的,如今只需求把那个线圈悄悄拉来松出来,就能够把线尾退出来了。针退出来后那个圈还在,假如这个颜色还要继续绣下去,就再取一根同样颜色的绣线,用一头从那个圈中间穿过去就能够接上了,显现的就是两根线对接的时分构成的两个线圈。用这样的办法对接后,反面的线头会更少。有MM曾经问,用接线的办法所运用的线的长度和线头和同时取两根绣线一同绣是一样的,为什么还要这样接。用两根线一同绣每绣一针要拉的线都要长一倍,线遭到的磨损时机也会加大一倍,而接线的办法每绣一针线不用拉那么长,速度会进步;接上去的第二根线在绣第一根线的时分不会遭到磨损,整体起毛的觉得就会更少。

11、当第二根线接上去之后,只能用线尾的两根线头来同时穿针了,为了防止线在绣的过程中从针鼻滑掉,将曾经穿过针鼻的线尾放到针尖,从线尾一厘米左右用针尖将线挑开并穿过。

12、将穿过的线尾拉到针鼻最下面,留意也是最下面,不是侧面,这个时分就会发现线曾经挂在针鼻上了,尽管绣而不用省心去留意线会不会从针鼻掉出来。

关于“丝线十字绣的三股线如何绣,怎样绣三股线才能防止它打滑”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jndzxx.com//zhishi/2418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