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北京条约主要内容(《北京条约》的内容,有没有涉及割让香港问题)

北京条约主要内容(《北京条约》的内容,有没有涉及割让香港问题)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5-26    点击:  146 次

北京条约主要内容

网上有关“北京条约主要内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北京条约》的内容,有没有涉及割让香港问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北京条约》:《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⑤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签定还有美国,俄国等...其中中俄的条约还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四十万平方公里土地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向日本赔款白银2万万(亿)两;割让辽东半岛;将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永远让与日本”;允许日本在中国内地设厂,增开通商口岸等。

《辛丑条约》:

1.赔款。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 2.划定使馆区。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3.拆炮台、驻军队。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在自山海关至北京沿铁路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 4.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其中这一条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帝国主义的工具。 5.对德、日“谢罪”。清政府分派亲王、大臣赴德、日两国表示“惋惜之意”,在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之处建立牌坊。 6.惩治附合过义和团的官员。从中央到地方被监禁、流放、处死的官员共百多人。 7.设立外务部。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成为清政府与列强交涉的专门机构

《北京条约》的内容,有没有涉及割让香港问题

一、《马关条约》

主要内容为:

1、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

3、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二、《南京条约》

主要内容为:

1、割让香港岛;

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

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

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

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

三、《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分为《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

1、《中英北京条约》

①清朝确认中英《天津条约》有效性;

②清朝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

③清朝增开天津为商埠;

④增加中英《天津条约》的赔款至800万两;

⑤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

⑥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苦力)。

2、《中法北京条约》

①清朝批准中法《天津条约》,赔款增为800万两;

②归还从前没收的天主教财产;

③中文条约第七款明定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及建造自便,但法文版无此条;

④清朝同意开放大连为商埠。

3、《中俄北京条约》

①清朝承认1858年的《瑷珲条约》的有效性,并将原先规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至海之地(包括库页岛以及不冻港海参崴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归俄国所属,从此中国失去了东北地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

②规定中俄西段疆界,自沙宾达巴哈起经斋桑卓尔、特穆尔图卓尔(今伊塞克湖)至浩罕边界,“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国常驻卡伦等处”为界;

③开放张家口、库伦、喀什噶尔为商埠;

④俄国在库伦、喀什噶尔设立领事馆。

三个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1、《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总之,《马关条约》使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2、《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与作为附约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产生重大历史影响。

从社会性质上看,《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

经济上,中国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由于战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而逐渐解体,中国经济也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3、《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是《天津条约》的扩大,不仅承认《天津条约》有效,还让英法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开天津为商埠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有了侵略据点;割占九龙半岛、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允许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使得英、法等国可以公开掠卖中国人口出洋作为奴隶;

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使得外国教会侵略势力更加深入和日益猖獗;开放口岸已深入从沿海各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中国人民的灾难日益深重。还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以及内河行驶主权被严重侵犯。

百度百科——马关条约

百度百科——南京条约

百度百科——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北京条约》,包括《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是1860年清朝政府於第二次鸦片战争後在北京分别与英国、法国、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委任钦差大臣奕欣作为谈判及签约代表。签约地点在北京礼部衙门,今天安门广场东南角。另外,1887年与葡萄牙签定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亦称《中葡北京条约》。

中英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清英北京条约中割让的九龙半岛部份

清政府与英国於1860年10月24日签订条约,英方代表为额尔金伯爵。约文中英文共10页,条文主要内容如下:

清朝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

清朝增开天津为商埠。

增加中英《天津条约》的赔款至800万两。

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

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苦力)。[1]。

中英两国其後於1984年12月19日签订联合声明,声明联合王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59条,任何条约于其全体当事国就同一事项缔结后订条约,且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视为业已终止:

自后订条约可见或另经确定当事国之意思为此一事项应以该条约为准;或

后订条约与前订条约之规定不合之程度使两者不可能同时适用。

《北京条约》,包括《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中英北京条约

1、清朝确认中英《天津条约》有效性;

2、清朝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

3、清朝增开天津为商埠;

4、增加中英《天津条约》的赔款至800万两;

5、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

6、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苦力)

二、中法北京条约

1、清朝批准中法《天津条约》,赔款增为800万两;

2、归还从前没收的天主教财产;

3、中文条约第七款明定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及建造自便,但法文版无此条;

4、清朝同意开放大连为商埠

三、中俄北京条约

1、清朝承认1858年的《瑷珲条约》的有效性,并将原先规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至海之地(包括库页岛以及不冻港海参崴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归俄国所属,从此中国失去了东北地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

2、规定中俄西段疆界,自沙宾达巴哈起经斋桑卓尔、特穆尔图卓尔(今伊塞克湖)至浩罕边界,“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国常驻卡伦等处”为界;

3、开放张家口、库伦、喀什噶尔为商埠;

4、俄国在库伦、喀什噶尔设立领事馆。

《北京条约》影响如下:

1、《北京条约》是《天津条约》的扩大,不仅承认《天津条约》有效,还让英法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2、开天津为商埠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有了侵略据点;

3、割占九龙半岛、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4、允许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使得英、法等国可以公开掠卖中国人口出洋作为奴隶;

5、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中国人民的灾难日益深重。还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以及内河行驶主权被严重侵犯。

扩展资料

中国签订《北京条约》的历史背景:

1860年8月,英法联军17000余人到达天津附近海面,攻克大沽,占领天津,在通县击败清军主力。9月22日,咸丰皇帝逃往热河,任命恭亲王奕?为全权议和大臣,留京求和议约。在谈判时,清政府毫无抗争,完全接受了英、法的条件。

1860年10月24日,清政府全权议和大臣奕?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北京礼部大堂,交换了中英《天津条约》,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

1860年10月25日,清政府全权议和大臣奕?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北京礼部大堂,交换了《天津条约》,并签订了中法《北京条约》。英法联军随即撤出北京。

百度百科——北京条约



1860年,外国列强通过《北京条约》迫使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是汉口,九江,南京,天津??

《北京条约》迫使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天津。

清政府与英国于1860年10月24日签订条约,英方代表为额尔金伯爵。约文中英文共10页,条文主要内容如下:

1、清朝确认中英《天津条约》有效性;

2、清朝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

3、清朝增开天津为商埠;

4、增加中英《天津条约》的赔款至800万两;

5、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

6、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苦力);

根据1985年《中英联合声明》,英国政府已于1997年7月1日零时将香港地区(包含香港岛,九龙半岛及新界)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国政府于同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北京条约》主要影响:《北京条约》是《天津条约》的扩大,不仅承认《天津条约》有效,还让英法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1、开天津为商埠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有了侵略据点;

2、割占九龙半岛、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3、允许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使得英、法等国可以公开掠卖中国人口出洋作为奴隶;

4、、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使得外国教会侵略势力更加深入和日益猖獗;

5、开放口岸已深入从沿海各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6、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中国人民的灾难日益深重。还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以及内河行驶主权被严重侵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条约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以及结果

1、《南京条约》

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结果: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步入半殖民的社会。

2、《天津条约》

主要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结果:英国的势力扩展到了华南、长江流域和东北,更加靠近出口货物的产地和进口货物的行销地,从而更加有利于其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中国的原料,对中国的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3、《北京条约》

主要内容: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准许华工出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意义:使外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内地,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扩展资料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以及国家。

1、《南京条约》

时间:1842年。

国家:中国与英国。

2、《天津条约》

时间:1858年。

国家:中国与俄国、美国、英国、法国。

3、《北京条约》

时间:1860年。

国家:中国与英国、法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条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津条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勿忘国耻

1、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承认天津条约并赔款增至800万两等。中法北京条约主要内容是开放大连为商埠,归还从前没收的天主教财产,批准中法天津条约并赔款增为800万两等。中俄北京条约主要内容是,承认瑷珲条约的有效性,开放张家口、库伦、喀什噶尔为商埠,并设立领事馆等。”

2、清朝确认中英《天津条约》有效性;清朝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清朝增开天津为商埠;增加中英《天津条约》的赔款至800万两;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苦力);

3、《北京条约》,包括《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是1860年清朝政府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分别与英国、法国、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4、根据1985年《中英联合声明》,英国政府已于1997年7月1日零时将香港地区(包含香港岛,九龙半岛及新界)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国政府于同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关于“北京条约主要内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jndzxx.com//zhishi/1524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